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8月28日
一线新闻
03

生产一线的“救火队员”

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不论生产设备发生什么故障,只要一个电话,丁建军都会火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排除故障。在大家看来,他就是生产一线的“救火队员”。丁建军今年42岁,1993年通过一场大学生人才招聘会来到群众面粉厂生产科。二十年里,他学理论、钻技术、看流程、走现场,就这样在生产一线风风火火忙碌着。小小的面粉厂发展为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他也从一个普通大学生,逐渐成长为车、钳、刨、铣、钣金、电气焊、CAD机械制图样样精通的技术能手。

2010年,西安市政府惠民工程“群众厨房”落户爱菊,机修车间光荣接受了“群众厨房”工程设备安装、制作和改进任务。从鲜面条生产线开始,丁建军和车间员工集思广益,在中间环节增加一台添粉装置,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馒头生产线无包装设备,是该工程一大难题。他通过改变输送流程,改造成型器,增加送风系统等工作,将一台小食品包装机改装成国内第一台馒头自动包装机。随后,他又带领机修车间员工,先后自主设计、安装了供暖、醒发、水加热控制和面坯系统,填补了我国馒头无工业化生产线的空白,实现了我国第一条馒头工业化智能生产线。

群众厨房的生产从上午开始一直要持续到凌晨4点,无论什么时间设备出现故障都必须立刻检修、排除,否则会影响生产,早晨无法正常供货。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涉及多个工种,一般人无法判断故障原因,厂领导只得把维护工作交给经验丰富的丁建军负责。就这样,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除了正常上下班,更多了生产一线“救火队员”的身份。

工作中遇到问题,在丁建军看来,都不叫事,他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并很快利用专业知识画出图纸进行制造加工或者委托加工,使问题逐一化解。震惊全国的“毒豆芽事件”让市民充分认识到食品添加剂的危害,2011年在西安市政府的支持下,爱菊集团建成豆制品基地,致力于生产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纯生态天然豆芽。不用添加剂豆芽生长不均匀、速度慢、品质差、产量低、保质期短。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丁建军和相关领导多次外出学习未果,最后决定根据日本生产豆芽的宣传资料,通过试验不断摸索经验。试验的生产设备,无法购买,丁建军就根据试验要求自己设计,先后制作试验用孵化箱10个,孵化房2间,包含30个孵化桶以及供水,供气,密封等配套件,并试制豆芽去根机,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爱钻研,爱搞技术创新是丁建军的特点。前些年制粉车间技改,丁建军向集团总部提出设计方案,计划自行制作设备。于是,吸取国外设备的经验,改进制作材料和工艺,采取套裁、对焊等方法,他和车间员工一起制作出17台提升机、5台码垛机和11条输送绞龙,为企业节约外购资金60多万元。和面桶、馒头蒸车、扯面切断机、扯面包装输送机等等,根据生产需要,丁建军自己设计、绘图、计算材料制造了多种设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仅在100多家爱菊连锁店的门头、柜台、销售用具制作中便节约资金16万元。

“对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丁建军就是这样,在每天的工作中践行着自己的信念。 本报记者 刘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