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镇巴县委“指路子 搭台子” 工会工作“结果子”
本报通讯员 成宝华
我省最南端的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西部,全县28万人口,农业人口就占了86%之多。在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工会,如何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会工作,是该县县委、县总工会思考的问题。
镇巴县委一班人认识明确,他们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把工会组织建设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为工会工作“指路子、提位子、给票子、搭台子”,促使工会工作结出丰硕的“果子”。
到今年8月底,全县共建立各类工会组织427个,发展会员28083名。其中非公企业农民工工会组织186个,农民工会员18093名,女职工3580名,实现了工会组织的全覆盖,全县21镇工会实现了“六好”目标,渔渡、泾洋、观音等3个镇被授予陕西省模范乡镇工会,财政局、检察院、县医院、信联社、自来水公司等36个机关及企事业工会建成了先进职工之家。
该县总工会2009-2012年连续四年荣获汉中市工会组织建设先进县,2010-2012年连续3年荣获陕西省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模范县,2012年荣获汉中市工会综合考核优秀单位、汉中市工会工作创新成果奖。
明方向 强底气
在工作中,镇巴县委把握两个重点,加强对工会组织的领导,为工会工作指路子,明方向,提升了工会干部工作底气。
首先,该县县委常委会坚持把工会工作放在全县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每年两次专题听取工会工作汇报,研究工作中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及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在建立各类协调议事机构、召开有关会议时,凡是与职工群众利益有关的,必须把工会列入成员单位、纳入参会部门,听取、采纳工会代表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凡是工会有关的大型会议、活动,县委领导都要出席指导;县人大、县政协在实施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法检查等方面,要吸收工会参加。
多层面搭建支持平台,保证各级工会组织在全县大局中有活动舞台、有用武之地、有发展空间。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与工会组织间的协作配合,形成推进工会工作的整体合力;宣传、广电等部门要加大对工会工作和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发挥工会作用和树立“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社会氛围。县级部门协调联动,共同推动工会事业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提升工会干部队伍素质。县委认真贯彻省、市委《关于加强工会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选好配强工会领导班子,为搞好职工群众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加强县总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按县级副职选配了年富力强的工会主席,按照党政部门正职配备了常务副主席、还根据工作需要,增配了一名副主席,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各镇、各系统工会选配了专兼职工会干部63名,其中专职工会干部5名,今年上半年还指导31个任期届满的基层工会进行了换届。
近年来,县委还把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全县干部队伍的整体规划。加大对工会干部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工会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先后举办培训班9个,培训工会干部560人次,提升了全县各级工会干部履职干事、服务职工的能力,把工会干部培养成热爱工会事业,热情为职工说话办事的“娘家人”。
解难题 增实力
为了适应工会工作的发展变化,该县县委认真研究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谋求工会作用的最优化发挥为目标,从机制上创新完善,解决了工会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
创新规范建设机制,解决工会发展的“路子”问题。去年10月,县委研究印发了《中共镇巴县委关于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为:“六好、六有、六健全”,即:镇、系统工会“六好”,机关、事业工会“六有”,企业工会“六健全”。(“六好”: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好、组织网络健全好、履行基本职责好、指导帮助基层好、是服务职工群众好、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好;六有”:有机构、有牌印、有制度、有活动、有援助、有经费;“六健全”:工会组织健全、牌印账号健全、工作制度健全、工会活动健全、维权机制健全、帮扶措施健全)。并成立了由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总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的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各镇、各部门严格按照“六好、六有、六健全”创建目标,全面推进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会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大大激发了基层工会活力。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