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情愫
·冯燮·
那时我还小,家里很穷,过中秋仅仅买一包月饼,说是月饼,其实就是现在的白皮点心,是给我的堂舅送的,因为我的亲舅舅在旧社会躲“壮丁”,成年后就在外地安了家,外婆平时是由我们照看着的,可她年纪大了,眼睛看不见,有时要是回去,还得让堂舅多操心。按当地习俗,逢年过节,外婆是不能在我们家待的,要回到她家去。
中秋节外甥是要给舅舅送月饼的,不管穷富,这习俗是不能改的,所以哪怕借钱,我们也要给堂舅买一包月饼,好歹这是唯一的一个堂舅。
堂舅对外婆很孝敬,在中秋节那天晚上总会给外婆拿一两块月饼,外婆没有牙,咬不动,更多的是舍不得吃,把月饼总留给我。所以每年中秋节下午,我会被哥哥带去外婆家过节,几个哥哥都争着带我去,这样他们也会分得一块月饼吃。
我五岁那年,离中秋节还有半个月,父亲就病了,母亲无奈把用来给家人做棉衣的粗布都拿去卖了给父亲看病,所以给堂舅买月饼的事一时还没个着落。尽管这样,我还是老早就掰着指头盼中秋节了。好在父亲的病很快就好了,给堂舅的月饼总算在中秋的前一天送去了。
外婆家离我们大约五里路,要翻一道沟,道路崎岖难走,可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到外婆家去,因为外婆很疼我,有什么吃的都给我留着。眼看着天都快黑了,父亲和几个哥哥上坡打柴还没回来,我缠着母亲要去,母亲哄我说哥哥快回来了,让我在外面玩一会。我跑到村里想找几个小伙伴玩,可他们都回家准备吃月饼,不愿出来,于是我一个人偷偷地往外婆家走去。平时跟着大人一块去,倒不觉得远,那天我一个人,又是晚上,当我走了有一半路时有点害怕,想回去又怕吃不到月饼。于是我就一个劲地往前走,越走越觉着路远,我急得想哭,又怕有狼,听大人说狼一听见娃哭就来了,虽然有月亮,可我不敢往后看,风一吹树叶哗哗响,我就更害怕了,总盼着早点到外婆家,却总也走不到。
突然我听见好像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更加快了步子,那声音越来越大,分明是父亲的声音,我赶紧应声,确实是父亲追上来了。他一把拾起我,背着就往外婆家走,不一会就到了,外婆拿出小小的两块月饼塞到我手里,并把我搂到怀里……
这事一晃四十年了,每到中秋我就不由得想起这件事,尽管现在的月饼无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比过去要好上百倍,可每到中秋节,我还是希望吃到四十年前家乡的月饼。因为那不仅仅是月饼,更是亲情和爱的载体,是无法让人忘却的一种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