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01日
头版
01

一道星光化彩虹

——记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沈星

编者按

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在京揭晓,54人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6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我省推荐的候选人沈星当选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丁水彬当选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为了弘扬模范,本报今日刊出沈星先进事迹,旨在坚定道德信仰,凝聚道德力量,形成崇尚文明、践行道德的热潮,共同创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有人说,生命最完美的演绎就是延续灵魂送出真心,生命最博大的诚意就是舍弃自身置换他人。他,奋不顾身跳水救人,在生死考验面前,谱写了一首壮丽的生命赞歌,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就是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沈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士官学院训练部函授与实习管理科副营职参谋。

用生命托举梦想

如果没有2012年5月13日的奋不顾身,也许那一天的沈星应该乘坐1112次列车抵达武汉准备他的毕业论文,可就是这没有犹豫的救人一跳,把早已规划好的人生行程彻底改变。

2012年5月11日,沈星向所在学校请了3天假,准备回青州原单位进行研究生论文调研,并提前给女儿过4岁生日。5月13日,完成论文调研的沈星决定当晚就返回武汉的学校,上午10时许,初夏的青州南阳河畔,沈星带着妻子和女儿在湖畔散步时,恰逢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一学生王鸿昊不慎落水。沈星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奋力营救,王鸿昊最终成功获救,而沈星因耗尽体力抢救无效,不幸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31岁的宝贵生命。那一天是母亲节,一个鲜花绽放温馨四溢的日子,一位母亲的儿子获得了重生,却有一位母亲再也等不到他的儿子陪她过节!

惊闻沈星救人牺牲的消息,许多战友和熟悉他的师生都不敢相信这个现实,匆匆上网,满目皆是沈星救人的英勇事迹。大家一边痛惜,一边又感叹:在那种情况下要是不跳下去,就不是沈星了!

爱是无私的帮助

沈星的大学同学们忘不了那一幕:那天上课前,担任值日的沈星拿出一个饭盒,里面盛着一些同学们吃剩下或扔掉的碎馒头。沈星望着大家不解的眼神说道:“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现在对自己的生活很知足,特别感激父母,所以见不得浪费爹娘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接着,他做出了让在场同学至今难忘的举动:把那些馒头塞进了自己的嘴里。此后,学院餐厅里再也没人浪费粮食了。

2003年暑假,沈星又做了一件让大伙“意外”的事:他凭一辆二手自行车,从天津一路骑车回到西安老家。1200多公里,风餐露宿17天,一路上,沈星还宣传“保护母亲河”行动。

大学毕业5公里长跑考核,一名战友由于感冒,体力不支,跑了5圈就落在了最后,沈星冒着可能不及格进而导致没有学位证书的危险,拉着这名战友一步步往前赶。坚持了两圈后,战友已经迈不动腿,沈星仍不肯放弃,在队领导的再三劝说下,他才松开了战友的手。这名战友最终没能通过终点线,一向乐观的沈星因没能帮助战友完成长跑,而当场大哭起来。

工作后的沈星生活并不富裕,每月3000多元的房贷,让他压力不小,但他的脸上始终充满阳光。2010年,读研期间,比沈星高一届的校友左华山准备贷款买房,他给沈星打电话借1万元,沈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三天,沈星将1万元送到左华山手上。左华山后来才知道,沈星借给他的1万元里有6000多元是从好几个人那里借来凑上的。说起这件事,左华山忍不住流泪了。

当然,沈星也爱笑,这是所有认识他的人的共同感受。他酷爱运动,在篮球场,他潇洒的动作总是吸引无数观看者的眼球。沈星有一个习惯动作:无论哪一方队友倒在地上,他总是第一个跑过去,拉起队友,拍拍他的肩膀,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舒服、温暖的动作。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2“见义勇为”中国好人榜、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候选人……荣誉的背后,不是灵感的一时冲动,也并非情绪的偶然失控,它是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是一切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青年的必然选择。

他是我们的骄傲

“究竟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不假思索、毫无顾忌纵身一跃?难道他不怕那冰冷的河水么?他不顾那四岁的女儿么?他考虑过自己水性好坏么?”沈星的高中同学任芳回忆起沈星被抬出水面的那一幕,泪水夺眶而出。还记得高一上半学期的一个周一早上,同学们都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升旗活动,唯独任芳自己因为胃疼趴在课桌上抹眼泪。沈星发现后,立刻上前询问情况。得知任芳因为胃疼难受,沈星马上搀扶着她去校外一家诊所看病。回忆过去的种种,任芳说他是一个能让身边所有人都感觉温暖却又在骨子里透着锐气的人。“他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他用自己鲜活的生命换回了另一个生命,沈星做了他该做的事情,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践行了一个军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才是他!这就是他!”

“沈星是我们新跃村的骄傲,是阎良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一年多过去了,西安市阎良区凤凰路街道新跃村村民张行道每每想起那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已经离开,就忍不住揪心。“沈星是一个好孩子,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助人为乐,我们都很喜欢沈星。我们也都很想他。”

一个人的时候,张行道总在思考:沈星的牺牲值不值?一个年轻军官,一个前程似锦的年华,舍生忘死,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个年仅12岁小学生的生命,值不值?就生命来讲不值。但是,沈星是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是祖国和人民培养的优秀军官,是党的好儿子,他抢救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而是祖国的希望、中华民族的复兴。沈星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所在。时代呼唤沈星精神,人民需要沈星精神。

这就是沈星,一个用生命挽救了生命,用行动温暖了全社会的军人。沈星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已化作了天边那道彩虹,永远折射出五彩夺目的光芒,启迪着我们奉行大爱、弘扬正义,激励着我们坚守道德、播撒文明。 本报记者 杨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