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李清照
·迂蓬·
自汉唐以来,填词弄文的才女不知凡几,可是影响之久远,人生遭际之蹉跎,无有能过李清照的了。
由衷喜欢她青春少年时的句子,那些欢快的词句,仿佛让我回到了花季之年。心里久已不动的情愫,在这少女快乐的吟唱中,缓缓地渗出并流淌。
清照将满十六岁时写的一首小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寥寥数语,写出湖上的风光和女孩们疯玩的痴乐。
少女的清纯与无忌,让我们这些整日沉在俗务里的浊人眼前也不由一亮,且由此回到孩提时代,想起和童年伙伴一起推铁环、摘山果的景象,脸上开始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笑了。
少年的懵懂和强诉的清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动乱,烟消云散。夫亡、家败、国破都如钱塘江潮,必将这些欢快都拍打成为散落的碎片。清照的幸福结束在了45岁。对于她来说,是人生悲苦的开始。可是,千百年后的我们,同情之余,却是卑鄙的有些庆幸。没有清照晚景的凄凉,就不会有那些能让我们随手引用和吟唱的深沉蕴籍、凄凉动人的词句。如果失去这些句子,我们这些俗人在好多时段里都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去找到宣泄心中忧郁感情的导渠。
后人有评:李易安、魏夫人,使在衣冠之列,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徒擅名闺阁也。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综历代评品,都认清照是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其实清照的词何止只开南宋风气,那后世多少文人都活在她的身后,苦苦挣扎却又无法摆脱和超越。
读清照,总是惊喜和共鸣不断。在青春快乐和人生苦难中徜徉一番后,我们最后绕不开她的那首小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个女子,在把人间各种世态向我们展示得淋漓尽致后,猛然笔锋一转,突兀地拿这首诗句转换了自己的风格,让人不能只看到她的柔弱和婉约。她流露的坚强和气节振奋着多少热血男人,羞愧着多少猥琐汉子。只这一首绝句,就让后世不能小觑,不能将清照全划归婉约。清照的博大和深沉就这样完整地展现了。
读罢《漱玉词》,掩上《易安全集》,心情反而在各类感情的激荡中趋于平静,看清照,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呢,只是看彼此在各自的遭际中怎么去转折和体会了。呵呵,做不了人杰和鬼雄,我们也能在平静的日子里活得恬淡和安宁,羡慕清照少年的快乐,庆幸自己不用经历她中年后的颠簸。
清照、清照,千百年,你如亘古不变的明月,冷冷地一直照着人间,看着那些在你之后的世态,再怎么百转千回都曾被你经历,被你写尽!
(陕南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