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5日
煤业化工专刊-综合
06

创新的力量

——韩城矿业公司象山矿井全员创新工作纪实

近几年,韩城矿业公司象山矿井在继承和发扬固有传统管理模式的同时,结合矿井实际,确立了“夯实基础,全员创新,推动发展”的战略工作思路,以全员创新引领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岗位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全员创新之路。

管理创新提升发展水平

2008年以来,矿井在推行程序化管理的基础上,把企业管理提升到了精细化管理的新高度,先后8次邀请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专家来矿进行精细化管理调研指导、培训讲座。多次组织管理人员300余人(次)赴王村矿、黄陵一号矿、淮南矿业等标杆单位考察学习。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理论、方法和经验。

2013年,矿井又把精细化上升到“五精”管理,即精细、精准、精确、精益和精美。通过流程控制、标准控制和过程控制,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的问题。解决了每个工作环节的质量、安全和工效标准界定问题。解决了工作检查和考核问题。从而有效实现了基层管理的“五精”化和标准化、基础管理规范化和程序化,基本素质提升常态化,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安全管理上,以“三五四”安全管理法为主线,创新地开展了“五步”安全确认,“四级”隐患排查,“三员”连锁安全确认,“四位”一体安全生产负责制、“菜单式”交接班。实施“2+5”三违管理法,保证了安全生产,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经营管理上,创新地执行计划、审批、领用、跟踪、回收、复用、考核奖罚管理流程。

文化创新管理上,根据矿井多年的文化积淀,结合矿井的实际,总结提炼出了具有矿井鲜明特色的象山矿井“同心文化”品牌,形成了既反映象山人“心气高、心胸广、心劲足”固有特性,又反映了“党政同心、干群齐心、上下一心、内外合心”共渡难关,共谋发展的“同心文化”。

科技创新夯实发展根基

近几年,象山矿井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大工程来抓,先后投入1.5亿,上了3套综采、3套综掘,建成了4套瓦斯抽放系统、架空乘人系统、运输信集闭系统、自动化矿灯超市和入井职工虹膜考勤系统等重点工程40多项。今年又建成了高标准污水处理站。与此同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60多项。调度指挥、安全监测、瓦斯监测实现了自动化系统。

矿井根据井下生产实际,每年确立上报科技研究项目20多项。三年来,先后有42个项目定项,完成项目达到30%,其中《综采工作面顶帮管理支护技术研究》等项目已顺利完成,受到公司表彰奖励。今年5月,21306沿空留巷,用铝合金模板代替柔模袋新技术应用后,每月少用46个柔模袋,每个柔模袋费用4900元,仅此一项月节约资金21.5万元。

岗位创新激发发展动力

几年来,象山矿井先后制定了《象山矿井职工技术培训实施方案》、《象山矿井职工“五小”发明成果实施办法》等文件,在全矿职工中开展“五小”发明创造活动。

为了调动职工岗位创新的积极性,由科研办公室牵头,组织矿工会等部门抓好此项工作,全面落实三级成果评审制和冠名表彰、技术津贴、成果展示“三步”激励机制,调动了职工岗位创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技术创新水平普遍提高。去年到今年9月,全矿职工共完成“五小”发明成果60多项,有21项成果受到矿和公司表彰奖励。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百万元。其中“道银气水分离装置”、“高峰自动上水装置”两项成果被公司评为一等奖。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08年以来,矿井原煤产量由165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240万吨,今年有望突破240万吨。过去,矿井由单一生产电煤变为产出精煤,今年精煤产出有望达到50万吨。目前,在“同心文化”引领下,全矿干部职工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全员创新热情高涨,“五精”管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经营稳健前行,力争到年终把矿井创建成为全国“五精”管理样板化矿井。

(段孝文 陈晓玲 赵毅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