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8日

陕西工人报延长石油专刊-文艺·视野 热血豪情勇克难 不辱使命创佳绩 生活的真谛是残缺 给奶奶 断桥重逢 书法 仰望 小雀 远去的背河人 歇歇脚再走

当前版:第A8版:延长石油专刊-文艺·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延长石油专刊-文艺·视野
08

生活的真谛是残缺

——读《踏着月光的行板》

·张珲·

看到一句话:朴素的方式表达爱情,大概会像菊花茶。迟子建的《踏着月光的行板》为读者沏了这样一杯菊花茶:两个两地分居的民工夫妻,为了在中秋节给对方一个惊喜,在没有通知对方的情况下各自踏上了开往对方城市的列车,然而,他们总是错过,到了对方城市当得知自己的爱人去找自己后赶紧买票折回,他们就在忙碌的奔波中花掉了宝贵的一天时间,最后,两人相约在他们乘坐的慢车交错时相见,而他们不懂列车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风景,在两列慢车交错时,慢车在那个瞬间就变成了快车,他们在相会的那一刻,等于在瞬间坐上了快车……因此,他们只看到车窗外一个爱人模糊的身影。

林秀珊给丈夫准备了礼物:一只他期待已久的口琴和月饼。丈夫为林秀珊准备了一条朴素的丝巾,并一再强调,他选了紫色花的图案,因为这样比较低调,怕花色太惹人,妻子被别的男人注意了去。他们怀揣珍贵的礼物,一次次踏上列车。在车上,林秀珊遇到了一个死刑犯,他竟然能吹出美妙的曲子;丈夫在车上则遇到被怀疑逃票、被同伴殴打的遭遇。狭小的车厢、焦躁的旅客、让人反胃的恶臭空气,一节车厢浓缩了他们生存的那个社会阶层,而车厢里那些和他们一样奔波的人同样在生活的旅途中踯躅前行着。

夫妻俩互送礼物而不得的片断让我忽然想起《麦琪的礼物》。一中一外,不同的只是语言,而那份浓浓的爱没有国界的区别。爱对方最大的表征是从对方出发去想问题,比如《麦琪的礼物》里面那两个最后都派不上用场的礼物,比如林秀珊和丈夫不停地往返,倘若他们稍微自私一点,那么美好就会看似圆满。

很让人酸楚的是,林秀珊看见他们每次通话用的固定的IC卡电话厅时,总要对自己的丈夫说:“瞧,那不是咱家电话吗?”可以想象到她咧开一口黄牙的嘴在那一刻是真的开心,当对生活的祈求仅仅是两个人依偎在一起时,一个听筒真的没那么重要,确切地说是太过奢侈。

小说是虚构的,而我宁愿认为她们就是火车站候车室里焦急而又甜蜜的旅客,在真挚的爱的表达中没有虚构,只有那些跳跃的火花真切地灼热我们的皮肤。也许正如作者自序中所言:“残缺,也许就是生活和艺术的真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