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高举旗帜 改革创新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在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3年10月18日)
李建国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五届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定信念、改革创新、埋头苦干,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主要经验
中国工会十五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战胜各种困难,赢得各种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也是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奋勇前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
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建功立业活动,高扬“工人先锋号”旗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广泛开展“共同约定行动”;组织广大职工积极投身重点工程建设、抗击重特大自然灾害、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发展,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发展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广泛开展形势政策任务宣传教育,坚定了广大职工的共同理想信念;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推进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组织职工开展技能大赛、技术培训、技术创新等,掀起学技术、比技能的热潮,发挥了工会“大学校”作用。
大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建设,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基层工会组织达266.5万个,会员发展到2.8亿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05亿人。充分发挥产业工会作用,健全女职工组织。推进职工之家建设,激发了基层工会的生机活力。
不断加大立法执法参与力度,推动了劳动法律的健全和实施。抓住国家加强劳动立法和社会领域立法的有利契机,主动与立法机关建立工作联系制度,积极推动和参与立法;组织职工就重大法律草案提出意见建议,向立法机关反映职工诉求和工会的主张,努力从立法源头上保障职工的利益。参与各级人大执法检查、政府监察、政协视察活动,推动解决法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了职工权益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联合召开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有力推进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健全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代会制度作用,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警、调解机制,促进了劳动关系总体稳定。
有效深化维权帮扶工作,保障了广大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完善职工群众权益维护机制,推动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扩大职工就业渠道,扶持职工创业,提高职工就业质量;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动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推动解决欠薪问题;积极参与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和监督实施,促进社会保障逐步覆盖全体职工;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维护职工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健全帮扶工作网络,拓展资金来源,丰富帮扶内容,加强法律援助,实现了帮扶送温暖常态化、长效化。五年来共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家庭4189.8万户次,帮扶职工3810.3万人次。
进一步加强工会外事工作,提高了中国工会的国际影响力。坚持工会外事工作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工会全局工作,加大对外交流交往力度,与各国、地区及国际性工会组织广泛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影响不断扩大,成为展示中国工会形象的重要窗口、扩大对外交往的有效平台。当选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工人正理事,增强了在国际工运中的话语权,提升了我国工会的国际地位。
更加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深入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保持了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扎实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解决职工群众实际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了与职工群众联系。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激发了广大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争取党政赋予各种资源手段,不断强化工会财务、企事业发展和资产监管等工作,服务职工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增强。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廉政和作风建设扎实推进。与港澳台工会和劳动界交流日趋活跃,为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