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的蚊子
文/汪清龙
灞河是古时围绕长安的八水中荟萃人文、最富盛名的一条河流。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古城东面的这条门面河风景却实在不敢恭维。那时候,灞河岸边垃圾成堆,河滩里杂草丛生,河道内挖沙坑密布,泛着白沫的污水肆意流入……那条毫无生气、让人爱不起来的灞河,却俨然成了蚊虫的理想滋生之地。
尽管用“三个蚊子一盘菜”描述灞河的黑蚊子有些夸张,但灞河花蚊子个头大、密度高、毒性强却是不争的事实。当年,在灞河西岸的市三十四中求学的学子们,没少受蚊子的欺扰。
每年初夏至深秋,是灞河蚊子最为活跃和猖獗的季节。傍晚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不时有蚊子迎面撞过来。蹲在饭堂就餐,两腿需不停地挪动,不然一会儿工夫,腿上就会拱起一片片的红疙瘩。在容纳几十人的大教室里“开夜车”,为了驱赶胡飞乱舞的蚊子,绝大多数桌子上都点着蚊香,整个教室里雾气弥漫,学子们如同置身仙境一般。下晚自习后推开宿舍门,夹在热浪里成群结队的蚊子,就像采取自杀式攻击的日本鬼子一样,疯了一般往外冲。当时大多数学生家里穷,买不起蚊帐,只能在与蚊子的搏斗中挨过闷热漫长的夏夜。盖被子吧捂得人浑身流汗焦躁难安。盖床单吧即使凶猛的蚊子没有隔着床单叮得你苦不堪言,大量蚊子的嗡嗡声也搅得人心烦意乱。每到周末,离家远无法回家的同学便会央求离家近欲离校的同学:“求求你们少回去几个,帮我们多分几只蚊子吧。否则,还未等进入高考考场,就会让蚊子把我们给吃了。”毒蚊子的肆意袭扰,为本来就异常艰难的高考决战又增添了一层悲壮色彩。有位同学被蚊子叮咬后,脸部感染化脓,边发高烧边参加高考,结果可想而知。同学们戏称,也许是老天爷有意磨炼学子们的意志,才派神蚊下凡发难的!
高考决战后,我虽离开了灞河,但那些与蚊子战斗噩梦般的记忆却难以抹去。后来几次参加高中同学聚会,每次大家的话题都无法绕开灞河蚊子。当西安世园会选址灞河东岸时,我曾暗自担心:灞河的蚊子可不友好,万一搅局了怎么办?因而,当我随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人,在《祓禊谣》的美妙旋律陪伴下徜徉世园时,竟多留了一个心眼,边走边寻找灞河蚊子的踪影。然而奇怪的是,我前后五次进入世园,竟然没有发现一只蚊子。其间,因接待友人,我还在与世博园隔河相望的凯宾斯基酒店住了一宿。那天晚上,我和朋友在酒店后花园的树隙和灯影间散步,也仅碰见了个把蚊子在“巡逻”。我百思不得其解:是灞河蚊子自惭形秽隐身了?还是面对世园胜景变文明了?
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最能彰显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世园会前后,沉寂多年的灞河终于迎来了新生!市政府全面打响了一场整治、开发、保护灞河的新战役,妙手回春地在灞河及沿岸建起了彩桥飞架、碧波荡漾、花红柳绿、湿地成片的城市画廊。如果说灞河的治理只是古城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再放眼整个西安城区,随着芙蓉湖、南湖、丰庆湖、太液池、汉城湖、昆明湖等一颗颗碧水明珠相继镶嵌在古城之上,一幅“八水润长安”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一座生态型的国际化大都市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