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22日

陕西工人报读书 来周: 乐嘉《本色》剖析自己 史飞翔连推四部交化散文著作 广告 积积传播正能量 同心共筑“中国梦”

当前版:第A4版:读书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读书
04

读《神禾原下的女人》致张来周

来周:

昨晚11时28分,我终于读完了你的大作《神禾原下的女人》(以下简称《神禾原》)。掩卷入寝,几经辗转,恍惚间与你通话,让你马上来家,而你也很快摁响了我家门铃……这当然是梦,由此可见《神禾原》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憾!

前几天,生命进入古稀之年的我曾戏称自己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老江湖’。”意思是说命运的跌宕沉浮已经让我很难为“风吹草动”而动容了。然而,在阅读《神禾原》的这几天里,我却几度潸然泪下,几度梦回故乡……我也是农家子弟,六十多年前,也就是你书上写到的那场惊天动地的“土改运动”中,年仅六岁的我跟着被命名为“地主婆”的老娘逃离了苏北平原上那座小村庄……那一夜北风嘶吼,大雪迷茫……你的书把我揪回了那个岁月,让我看到了从那个年月开始,中国的农民一路蹒跚艰难前行的身影……年轻时,我曾多次去过神禾原,我迷恋那里秀美的风光,循着兴教寺悠悠的钟声,寻访那个“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小村……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放飞诗意的浪漫时,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却啼饥号寒,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着……读《神禾原》,我常常分不清:这是小说,还是报告文学啊?

文学艺术对于人的震憾力首推真实,用真实的感情再现真实的历史是作家的神圣使命!这一点,来周你做到了!《神禾原》是一部悲剧,而悲剧的力量在于“把美好的撕开了让人们看”,这一点你也做到了!但我知道,这种“撕开”的过程对作家来说是很痛苦的!但不撕,作家的良心会哭泣,就像医生看到了患者的病灶却“密而不宣”。当我知道了神禾原是你的故乡时,便理解了你做为本土作家的赤子情怀。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总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太深!

读《神禾原》让我想到了柳青先生的巨著《创业史》,因为《创业史》写的也是神禾原上的故事。柳青先生是我辈敬仰的大家,艺术层面上,两部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就真实而论,坦率地说,我看好《神禾原》……

说到艺术层面,我想说的是:来周老弟,《神禾原》还欠打磨。

《神禾原》的故事始于上世纪40年代,止于70年代末,时间跨度为30多年。这30多年,天翻地覆、沧海桑田、风动云移、潮涨潮落,《神禾原》在总体上写出了史诗气韵,但某些章节却稍显生涩。如战争场面和“文革”始末,都有概念化之嫌。另外,书上出现的人物众多。而书的容量毕竟有限,所谓“狼多肉少”。这就造成了笔墨的分散,结果是大家都“吃不饱”。书中的女主人公杨柳花在后半部中时隐时现,几近“失位”。男主人公王振海由于出场机会不够,精气神也稍显不足。

建议老弟认真读一下陈忠实老兄的《白鹿原》,看看他是如何分配文字资源塑造人物的。

由于感觉到了老弟对书中主要人物文字资源的供给不足,阅读中我甚至想过:书名与其叫《神禾原下的女人》,不如就叫《神禾原》更妥贴。但我仍然认为老弟的这部书是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大作,是陕西文学界的一个重要收获。

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老弟不妨静下心来,将这部书从头打磨一遍。谁敢说将来城南“神禾原”不会与城东“白鹿原”比肩而立呢?

祝贺老弟,期待老弟更上层楼! □徐剑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