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一线新闻
03

我最切实的梦想

我1968年出生于咸阳旬邑县。1978年学校放暑假后的一天,我的身体突然发生左腿肿痛,并伴高烧不止,虽经治疗控制了病情,但在我进行康复锻炼的时候却又忽然发生了骨折。后加之骨髓炎复发,尽管通过治疗幸运地活了过来,可是因为药物中毒,导致我的双耳全部失去听力,至今身体要依靠双拐才能行走,与人对话只能依靠书面交流。

因为疾病身体残疾,耳朵听不见,上过三年半小学的我无奈离开了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只能躺在土炕上,内心里不能上学的强烈遗憾使我迷上了读书,感到只有读书才能减轻身体疾病的疼痛。于是,奶奶、父母和村里的热心人都帮我到处求借书籍,也就在那时我几乎读遍了村里所有的民间藏书,涉及的内容从小说到散文、历史、哲学等方面。读的书多了,我就开始做起了文学梦。在自己能够拄着拐杖走路以后,通过函授学习和老师的指导,发表了诗作《残者自白》、散文《献给我的奶奶》等作品,这时努力当一名作家便成了我唯一不变的梦想。

在追求实现文学梦想的过程中,命运同时又给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在热爱文学的交流互动中,我认识了一位外地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异性文学爱好者,彼此在心底产生了情感共鸣和精神依赖。这位女青年不顾家里人反对,一个人拄着拐杖,于1990年夏天从云南来到陕西,带着痴爱与真情与我结为了夫妻,共同组建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之后又拥有了两个女儿。

在艰难生活的日子里,为了保证基本生活,我们夫妻俩在工厂打过工,在街上摆摊卖过小食品、冷饮,开过话吧,在县城学校附近摆过书摊,开办过“三味书屋”,开过缝补店……一路走来,艰难的生存处境不仅没有磨灭我的文学梦想,而且使我顽强地把这个梦想坚持了下来。迄今为止,我已经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二百多篇,其中散文《一个残疾人的文学人生》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中学语文阅读教材,《乡村食话》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年度散文选》,并先后多次获得各种征文奖。2008年,用了八个月时间我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生命的微笑》,在省作协帮助下,于去年正式出版,受到读者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写作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心灵的倾诉,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社会对残疾人有一个正常的认识,使大家了解、理解、关爱残疾人。我的长篇小说《生命的微笑》就表达了这样的内容和思想。现在我们夫妻靠打工维持生活,面对目前的生活现状,我最近的切实的梦想就是,希望有公司或者个人投资,能够把我的长篇小说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使我能够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得到家庭生活困难面貌的改善。

(旬邑县福利化工厂下岗职工连忠照书面表述 杨志勇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