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年末房产调控潮 效果还需“走着瞧”
据新华社电 随着西安市《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出炉,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14个城市相继出台了地方楼市调控新政策。这其中既包括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包括南京、武汉、南昌、沈阳、厦门、长沙、杭州等二线城市。面对高歌猛进了将近一年的房地产市场,岁末年终,各地终于出手了。
11月18日,当国家统计局10月70个城市房价数据出炉时,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房价已经连续增长了几个月,其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同比增长幅度已经连续数月超过20%。几乎所有的市场人士开始断言:多数一线和二线城市已经无法完成房价的全年调控目标。
尽管目标完成基本无望,各地却在年底做出了严格调控的各种姿态。在10月底、11月初,“京七条”“沪七条”“深八条”相继问世,一线城市首先举起调控大旗,随之而来的是二线城市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11月底,仅仅在两天时间里,武汉、南昌、沈阳、厦门、长沙、杭州以及南京就紧随北上广深之后,相继出台升级版的楼市调控政策。
在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研究员张旭看来,年末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新政。一方面是由于近期房价上涨较快,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舆论反弹,地方政府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年初出台的“国五条”明确要求各重点城市按照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价格控制目标。随着年末临近,部分城市完成目标几近无望,出台政策来稳定市场预期,并表明调控的决心。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在一线城市发布相对有力度的调控升级政策后,二线城市全面接棒,已经有超过10个二线城市出台地方细则,预计后续还将有超过15个城市出台新政策,全国合计有望超过30个城市出台调控细则。但从二线城市的力度看,基本都是简单的表态型内容,对市场的直接影响预计不大。
“预计未来的楼市调控政策将会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经济、房地产市场、人口规模以及房价走势等多个角度权衡,出现全国范围内‘一刀切’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低。”张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