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长庆采气四厂
科技增产有“良方”
本报讯(蒋鸿)“要对每口‘生病井’开出相适应的‘巧方子’,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让这些气井重新焕发‘二次青春’。”今年以来,长庆油田采气四厂先后累计对48口气井进行了“一对一”维护大修;针对40口压力较高无流量气井开展了节流器打捞措施,对8口水淹井开展排液复产措施作业,累计增产气量45.7万方/天,相当于新投产9口水平井。
为了摸清气井生产规律,科学预测产能递减,从今年4月份开始,该厂技术科组织技术人员立足实际,先后两次对全厂所辖气井采用产能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递减规律评价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求取不同区块的全年产能递减数据,为后续开展相关预测分析奠定了基础。
根据气井生产动态特征,将低产低效气井分为三类,采取连续生产井“措施辅助”、间歇井“一类一法”、长关井“一井一法”管理措施,确保低效气井日产量贡献率保持在25%左右。根据气井不同生产规律及积液情况精细选井程序,针对不同气藏、不同气井的能量实行“长关短开”和“短关长开”的方式,科学调节排水采气工作安排,优化气井泡排制度,确定合理气工艺措施,用智慧赢得天然气产量的稳中有升。
与此同时,结合冬季生产运行特点,深入分析气田生产实际情况,结合地层压力测试,实时监测气井产能,合力调配最大产值;优选数口调峰井作为冬季保供的主力军,采用分批次关井恢复,保障调峰能力。同时,精细化分类调峰井,对部分调峰井采取适当提高配产后节流器生产的模式,在减少安全风险点的同时,力保高峰供气时段调产井产能发挥“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