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创新中赢得勃勃生机
——延长石油集团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巡礼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延长的石油定边的盐。”过去,西部小城延长曾因石油而名震一方,并被作为石油的象征,出现在陕北的歌谣中,浪漫诗人的吟唱中。
如今,我国石油工业的百年品牌——延长石油,又以世界企业500强的身量,站在新的腾飞跑道。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行业整体效益下滑,特别是特大自然灾害等挑战,延长石油逆势而进、迎难而上,取得了营业收入1865亿元、利税费555亿元,连续八年保持全省第一的非凡业绩。
把创新写在发展的旗帜上,赢得豁然生动的新气象。当2013年的脚步渐渐远去时,延长石油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次耐人寻味的创新之旅。
延长模式: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集成
2013年12月17日,延长石油集团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超深度脱硫组合技术在北京通过了国家鉴定。这一年,延长石油在其所属的永坪炼油厂建成了万吨级的中试装置,实现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各项指标完全达到了国V标准要求。
这一技术成果不仅弥补了我国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的空白,破解了国V标准油品生产技术的难题,特别对打破国际垄断、加快我国炼油企业油品质量升级步伐,解决雾霾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对此,延长石油集团董事长沈浩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说:“实现现代产业的高端发展,必须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只能做产业的跟随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延长石油通过全国范围内的重组并购,先后完成了陕西三大科研院所——西北化工研究院、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陕西省轻工业研究院的整体并入,重组了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并与陕西及全国范围内的十多家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与陕西省科技厅进行战略合作,共同设立“延长能源化工专项”,创造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高效集成和产、学、研、政结合的“延长模式”,让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找到了符合陕西资源禀赋的现代化路径。
截至目前,拥有5个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科研设计机构、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个中试基地,为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搭建了良好平台。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