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2月24日
权益保障
03

应当重视和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深化改革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保障,这也对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目前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却遇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受到影响。

一、目前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在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存在的矛盾问题却仍然相当突出,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1、企业对政工人才价值的认知度较差。表现在:

一是把政工部门列入三类部门,政工干部成了“三类”干部,享受的是三类待遇。

二是在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政工干部受冲击严重。企业减员增效,合并政工部门、削减政工干部屡见不鲜。

三是不重视对政工干部的培养提高和交流使用。政工干部基本不能被纳入企业人才队伍的培训培养规划中。政工干部岗位成为个别单位安置“闲人”的地方;提拔干部时,对于政工干部队伍中的优秀人才视而不见。

2、政工干部感到自身价值难以得到认可、尊重和实现。调查表明,超过60%的政工干部认为政工部门在企业中地位较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待遇;一些政工干部主观上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

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得不到重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对推动企业发展主体力量的认识有偏差。一些企业领导人认为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才是真正的人才。政工部门是辅助单位,政工干部可有可无。

2、社会对政工干部人才价值的评判标准不一。在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机关,同职级的干部收入是相同的,而企业的政工干部与“重要岗位”上的干部的收入就有了较大差别。

3、一些单位对政工干部人才宣传、培养和发展缺乏力度,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上级对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多,落实措施不力。对于政工干部的贡献宣传不够,认知度不高。

4、部分政工干部不注重提升自己的素质,影响了社会对政工干部人才价值的认知。

三、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思想政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出一大批能够适应新形势要求、富有创新活力的政工干部,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1、从战略高度重视政工干部人才问题。

党的十八大对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内在要求,是凝聚思想共识、促进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2、完善和落实法规政策,为政工干部人才价值的实现创造有利环境。

应当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制定政工干部人才评价体系、培养教育规划、激励措施等,不断健全完善工会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2、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要促使企业承认政工干部的劳动和劳动成果,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改变不合理的规定,使企业政工干部与在其他“重要部门”中工作的人一样,享受公平的待遇,实现体面劳动。

3、明确企业政工干部培养的目标与方向。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要求,重新审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寻找差距,抓住着力点,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养。

3、建立健全政工干部人才工作机制。

首先,要把好进口关,吸纳品学兼优、热爱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政工干部队伍;引入竞争机制,推进择优聘用、竞争上岗;有计划通过干部院校或党校进行集中强化培训;采取轮岗、下派工作等方式,把优秀干部送到基层和矛盾复杂的环境中去磨炼。在企业选拔领导干部时,积极推荐政工干部中的优秀人才;地方党政和群团组织在面向社会招录工作人员时,也可向基层的优秀政工干部倾斜。

4、教育引导政工干部高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政工干部必须克服妄自菲薄、无所作为的错误认识,树立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荣的思想,加强学习,持续提高,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型人才。 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干部 王蒙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