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我的家
·秦文芳·
清晨,一阵清脆的闹铃声响起,我急忙一骨碌翻身起床。拉开窗帘,向窗外看,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绿树成荫,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我不禁陶醉在矿山这美好的景色中。
听父辈说,建矿初期,通往矿区的道路坑坑洼洼,到处是煤灰尘土,街市里更是杂乱无章。母亲说,她一次去买菜,在回来的路上看见一个小孩不小心摔倒了,赶紧去扶他起来,再看小孩子满脸煤灰,已变成了一个“黑人”,把周围的人逗得合不拢嘴,母亲连忙一边帮着拍土一边安慰小孩子。
那时矿上住房较紧张,多数职工只能到周边附近农村租房。父亲在矿部沟内自己挖了一间小窑洞,全家人就挤在小窑洞生活,没有自来水,要到离矿部1公里的地方去挑水,道路崎岖不平,遇到雨雪天气,更是苦不堪言。母亲总是默默地冒着风雪一次次垫路,看到母亲冻得瑟瑟发抖,我劝母亲时,她却笑着说:“没事,咱们再艰苦几年,我相信煤矿会好转的,一定会改善职工的居住环境的。”
父亲每月收入不高,在生活上非常拮据。父亲的工作服更是补丁摞着补丁,脏了也没有换洗的,遇到井下淋头水等恶劣环境时,只好穿着湿衣服坚持干活,等升井上来,又把工作服匆匆凉晒,第二天上班在工作服还没有干透时又被他穿在身上入井了,时间一长,父亲就落下了湿疹、腰腿疼等病症。井下工作时间较长,没有食物和水,父亲常常忍着饥饿,时间长了还得了胃病。当时煤矿的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较落后,缺少必要的资金和设施,安全也就无法保障。一个伤亡事故的发生,就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多数贫困家庭的子弟,不得已才选择到煤矿上班。
职工的业余生活十分单调,当时连电视都没有,更没有娱乐的场所,最伤心失落的是姑娘不愿意嫁给“煤黑子”……
现在已是今非昔比,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柏油路平坦宽阔。宽敞明亮宁静的办公楼、高高耸立的储煤仓、饭菜香味四溢的职工食堂、温暖舒适的职工公寓,绿化区内美丽的花朵争相绽放,处处彰显着温馨和谐。活动广场健身器械种类齐全,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等文化设施给广大职工娱乐生活增添了无限快乐。
矿上购买了大型的全自动洗衣机,职工的工作服随时可拿到洗衣房有专人洗涤、烘干,职工衣服破了都可拿去缝补。矿工穿上了干净干爽的衣服,不仅形象改变了,而且心情舒畅了。掘进工小王高兴说:“现在,我们每天都能穿上干净舒适的衣服,干起活儿都有劲了。”
职工食堂饭菜花样种类繁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职工的就餐需求。在井下还配备了防爆饮水机,职工在井下可以吃上泡面,喝上开水。职工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各宿舍都配备了电视、电脑,最大限度地为职工休闲娱乐及信息传递提供方便。采煤工小张激动说,“想家了,和家人通过电脑视频就能面对面交流对话,真是太好了,对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矿上先后引进了一些先进设备,现代化采煤工艺等,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我在煤矿工作近二十年了,与煤矿一起经风雨、迎彩虹,见证了矿山发生的巨大变化。买房买车已不再是遥远梦想,职工购买私家车数量年年递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煤矿就业、在煤矿娶妻生子、扎根矿山。
到了晚上,夜色中的矿区更增添了几分柔美明亮。休闲广场歌舞欢腾、热闹非凡,孩子们踏着滑板车飞梭往来,精神矍铄的老年人尽享安闲,有的纳凉,有的下棋,有的聊天。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欢快的舞蹈扭起来,好一幅和谐美妙的矿山图画!
如今,父亲早已退休了,矿山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给父亲的晚年生活也带来了幸福和满足,每晚播出的《矿区新闻》是父亲最关注最喜欢的节目。
矿山人几经风雨和曲折,迎来了蓬勃的朝阳。用青春和意志创建着矿山,用真情和汗水浇灌着矿山,矿山人的梦想成真了,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我确信,矿山的明天更美好!
矿山是我永远的依恋,矿山就是我的家。(权家河煤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