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榆林的长庆油田采气二厂,是我国陆上特大型采气厂,去年生产天然气72.9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油田的年产量。去冬今春,该厂每天生产和转输向北京、天津、榆林等地的天然气,超过了6000万立方米,厂长李天才说:确保6000多万户家庭的供气,没有周末——
“保供”的365天
2月21日,晴,微风。
陕西榆林市米脂县西郊姬家峁村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米脂倒班点大院内,树坑里、草坪上,没有融化的堆堆积雪和冰块随处可见。
中午12时许,采气二厂作业五区副经理张海永和几名工人吃完午饭,走出食堂,偶然抬头看到院子中的垂柳枝头泛绿,大家的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喜悦。
“柳树都发芽了,咱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一工人说。
“是呀,天气预报说,今天气温5摄氏度。”另一工人答道。
听着身旁工人的对话,张海永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采气人为保障北京及周边地区安全平稳供气(以下简称“保供”)而辛勤、努力工作的感人画面。
下雪了,采气人的大考到了
“我们为京城供气,工作当然重要了!”采气二厂作业五区调度员、爷孙三代都是石油人的张含嫣说起工作的重要性,眼神中充满了自豪。
农历正月初五下的两场大雪,使通往子洲气田的18个集气站的道路被封堵,山上的生产污水拉不下来,“保供”的甲醇送不上去,不少集气站面临溢罐停产的困局,形势紧迫。年味正浓的正月初八,张含嫣和同事匆匆返回气田“保供”。
张含嫣负责甲醇、污水运输车辆的调配。她守候在监控室,连续好几天工衣不离身,为了“抢定”运输车辆,常常和其他作业区的调度员争得面红耳赤,几次还差点哭了鼻子。谈起受的委屈,钟爱“哈喽kitty”的她有些脸红:“车辆紧张,顾不了那么多了!”
保障运输车辆正常上下山是“安全平稳供气”的前提。于是,采气人手拿铁锨、扫帚,身着一抹红的扫雪画面,年年都在黄土高原崎岖的山路间上演。
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六,这里的积雪达20公分,井站车辆通行严重受阻。早上9时,采气二厂作业四区维修抢险班班长田明君领着三个弟兄,带着扫把、铁锨,揣着馒头和方便面,火速赶赴现场清扫道路。
洲4集气站位于冰封的无定河支流旁,米脂县石沟镇村村通公路上游的一段崎岖山路顶端。路上,雪花随风飘舞,气温零卞17摄氏度,寒气逼人。
从10时开始,他们就不停扫雪、铲雪,到后来手脚麻木了,都不知挥了几千次铁锨和扫把。“后背出了汗,湿漉漉的,体温烘干了;又湿了,再烘干,又湿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田明君乐呵呵地说,冷馒头不好啃,干吃面卡喉咙,矿泉水透心凉呀!
那天,他们作业区60多名机关在岗人员,同田明君一样,参加多路应急抢险。一直干到凌晨三四点,打通了到18个集气站的道路。21口气井恢复了生产,抢回了1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 (下转二版)
榆林处理厂副厂长王小强检查陕京一线输送管道送气情况。 张万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