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用亲情演绎人间真爱
——记陕西化建公司道德模范、省种业集团工会副主席陈俊学
提起一个人,他妻子的姊妹感激地说:“我们的亲人遇到老陈是非常幸运的。在一般家庭,患肾病的人最多存活几年,而他不离不弃,精心照顾,使我们亲人的生命延长了近20年”。在单位,同事说:“他这辈子不容易,有责任、有担当,是个真爷们!”他就是陕西化建公司2013年道德模范、省种业集团工会副主席陈俊学。
现年57岁的陈俊学,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早在1993年时,37岁的陈俊学,在部队已是令人羡慕的副团职干部,漂亮贤惠的妻子在西安一家国企单位工作,3岁的儿子聪明、活泼,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一天,妻子扁桃体发炎,高烧不退,随后住院进行治疗。过了一段时间,妻子的高烧虽然退下去了,但肾脏却出现了衰竭症状。
肾脏衰竭——意味着死神降临!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如晴天霹雳,将陈俊学一下子打懵。在战友的关心下,他强忍着痛苦,向领导汇报了情况,请长假回家陪妻子治疗。
从此,陈俊学陪妻子求医问药、住院治疗,天天形影不离。可是,情况并不尽人意。两年多的治疗,妻子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出现了病危状况。一天,主治医生告诉陈俊学,“要想挽回妻子的生命,最好的办法是换肾,但肾源不好找、费用很昂贵,手术风险也很大;即使换肾成功,最多只能存活5年时间,而且每年降低排异反应还要花费一大笔费用,你慎重考虑考虑。”
听了医生的话,当时每月仅挣500多元工资的陈俊学,站在那里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病床上的妻子听说换肾花费很大,劝他说:“老陈呀,现在咱家没钱,孩子年龄也小,以后上学要花钱,不要让我再连累你和孩子了,听天由命吧!”
当时,周围不少同事、朋友看到陈俊学的艰难处境后,也都好心地劝他:“肾衰竭那是不治之症,花钱再多都换不回命,别再费劲儿了,免得到时候人财两空!”
“是放弃,还是继续抢救妻子?”那段时间里,陈俊学思想斗争得很激烈。经过冷静思考后,他毅然决定,“有一线希望,砸锅卖铁也要为妻子治病,不能对不起良心呀!”经过一番努力,1995年4月,陈俊学用东拼西凑筹措到的资金,成功地为妻子做了换肾手术,把妻子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挽救了回来。
妻子的手术虽然成功了,但身体的反复排异反应,仍需继续住院治疗,加之五岁多的孩子也需要照顾。不久,陈俊学毅然放弃个人的前途,转业到地方。
回到地方后,他独自撑起一个家。单位离家较远,他每天天不亮起床,给妻子和孩子做好饭、安排好家务后去上班,晚上回来为妻子按摩、擦身,常常忙到深夜才休息。然而,牺牲自己更多时间照顾妻子,却并未能减轻捉襟见肘的经济压力——尽管他和妻子单位每年都给予他家里一定的困难补助,但相对于高额的医疗费来说,有限的补助无异于杯水车薪。为了给妻子治病,他精打细算,日常生活从不乱花一分钱,甚至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为自己买一件新衣服;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物品都是当年结婚时买的。
由于常年累月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2011年妻子的并发症相继出现,病情不断加重,身体多处出现疱疹,疼痛难忍,腿部肌肉逐渐萎缩,无法行走,精神烦躁不安,失去生活信心,多次要求放弃治疗。为了稳定妻子的情绪,陈俊学每天边坚持为妻子擦洗身体,边按摩边陪她聊天,鼓励她勇敢面对病魔坚持活下去,而自己把所受的苦和累、所有的不快默默地埋在心里,从不在妻子面前流露。
2013年初,妻子生命垂危,想在离开人世之前看到儿子成家。为了了却妻子最后的心愿,陈俊学从年初开始,边上班边着手筹备儿子的婚事。5月份,妻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拖着病重的身体参加了儿子的婚礼。临别时,妻子拉着陈俊学的手微笑着说:“你是世上最好的男人,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妻子!” (陈练斌 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