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踏踏实实做自己”
——记我省首届“雷锋式职工”陈艺超
丹花艳色,映红了西北边陲无垠的田野;油罐林立,拥伴着延长石油人宽阔的胸怀。在这里,有这样一群朴实的延长石油人,他们用坚强的意志默默承载着石油人的梦想,几十年如一日,谱写着陕西石油快速发展的赞歌!陈艺超,一个普通的油品装卸工,就是那赞歌乐章中一个小小的音符。
2007年,刚满23岁的陈艺超带着青春的气息进入到延长石油工贸公司,开始了油品装卸工作的人生之旅。虽然年纪轻轻,但他总是能沉下心,扎根岗位做贡献,以满腔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2012年9月的一天,室外气温达到摄氏三十九度,装卸班组接到了油品紧急装卸任务的通知。高温下的汽油挥发性强,刺激性大,气味极其难闻,时间久了,令人难以呼吸,五脏六腑都直翻个儿。在这样的高温下作业,很多同事都流露出畏难情绪,陈艺超二话没说,冒着危险连续作业达三个小时,在他的带动下,同事们也都纷纷拿出了干劲,与他一起装卸油品。为避免高温影响油品质量,他和同事放弃午休时间,一鼓作气将所有的油品提前半小时转运完毕,类似这样的任务已多次出现。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无限的服务中去”,雷锋当年的精神品质在陈艺超的身上体现无遗。
在公司的宿舍前,每逢周末都会出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橘红色的身影,蹲在马路旁补车胎、换链条,一身工作服油乎乎的,用布满油污的双手,义务给同事修理自行车。
综合作业站是油品装卸的“奋战区域”,考虑到安全因素,只允许职工步行和骑自行车。因此,自行车成为了工人们每天往返油罐区和宿舍楼的代步工具,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修理部,很多同事都要跑很远的路去修理,陈艺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装卸工作繁重,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开始成为自行车的“保护者”。每当看到同事着急推车而来,踏实推车而去,他那沾满油污的双手绽开了幸福的“油花”。
陈艺超帮人修理自行车只是他乐于助人的一个缩影,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需要帮忙,他都会及时伸出双手。每天下班后,虽然已经人困马乏,但他从未因此拒绝帮助别人,周围谁有了困难都愿意向他求助,他也乐在其中。在他的更衣柜里,不仅有工作服、学习用品,还备有扳手、钳子、螺丝刀等修车工具,除此之外,针线包、创可贴、感冒消炎药等也都备足。单是修车工具他就准备了三套,一套在家里,一套在更衣柜里,一套放在自行车上。“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到这些工具,所以就多准备几套,以备不时之需。”陈艺超说道。
不计得失,助人为乐,已成为陈艺超工作中的一种习惯和乐趣。他说:“这不单单是在学雷锋,也是在踏踏实实做自己。”他曾经先后多次被公司评为“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工作业绩硕果累累。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