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问政现场免官”是一堂警示教育课
4月23日下午2时30分,商南县委大门外的人民广场上,商南县第六次“广场问政”举行。当日被问政的四个部门分别是疾控中心、司法局、安监局、科技局。现场问政问出疾控中心“小金库”,面对当场被免职,商南县疾控中心主任华中央捂着脸,不停地哭。
从室内到广场,从现场问政到当场免官,从红脸出汗到捂脸哭泣,经过6次实践探索的商南县“广场问政”活动,越来越趋于接地气、求实效、动真格的成熟与深入。无论华中央的捂脸哭泣是由于始料不及地颜面尽失,还是缘于痛苦反思的悔不当初。当地“问政现场免官”的举动,对干部都不失为一堂心灵震撼的警示教育课。
近年来,作为信息化高速发展和民主化行政改革的产物,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广场问政等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日益成为社会管理层密切联系群众、强化政务公开、督促官员履职的有效载体。对于被问政官员,现场问政无异于对本人能力、素质、智慧与责任的一次大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自己的颜面与形象,更有自己难以预期的仕途与官帽。“问政现场免官”无疑击中了问题官员的软肋,让“问政”更具含金量和震撼力。
“问政”的本义是百姓向官员问职责、问进展、问效率、问民生,其涉猎范围相对宽泛,只有平时注重调查研究、认真履行职责、善于总结思考的有心官员,才有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自如。“虽然做了大量准备,但还是担心群众不满意,也无法估计会提什么样的问题”,商南县教体局长的坦言,也许道出了众多被问政官员的心声。而“现场免官”引发的震撼,更廓清了一些官员对问政无非是走过场、摆样子的错误认知,倒逼官员务实履职、不辱使命。
纵观疾控中心主任现场被免职的过程与理由,并不失慎重与严谨。私设“小金库”是由县委暗访组发现,经过组织“调查核实”的实质性问题,“免职”决定也是由县委“紧急召开常委会作出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确保“广场问政”的追责实效,其功夫当在“台下”,只有做足了“台下”的摸底调查工作,“台上”的问政才会问到关键处,触到官员的痛点,也让政府的追责据理服众。
敢于“动真格”,是商南县“广场问政”的最大亮点。而“主持者”由节目主持人变成县委副书记,评议方式由举牌表态变成计分器打分,也决非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力求“广场问政”专业性和公正度的现实需要。毕竟县委副书记更深谙部门职责和全局情况,打分评价也可避免评议者因碍于情面而违心举牌的尴尬。
“广场问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从内容到形式上不断地加以改进完善、深入创新,“广场问政”才会更具实效性和生命力,其对干部的警示教育效果才会得以持续增强。 (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