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猫
·李宁·
一个安静的下午。
老人,盘腿坐在土炕上,盖一条厚厚的棉被,她歪着脖子向窗外张望,嘴里呢呢喃喃不知在说些什么。猫,慵懒地卧在棉被旁,透过窗户,它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
土窑的窗户正对的是这个农家小院的大门,就在这时候,两扇木门被人从外面吱吱呀呀地推开了,老人的脸上马上有了笑意,嘴里的嘟囔声也越来越清楚:“思思,思思”。猫立刻警觉地站了起来,它竖起尾巴,摇摇头,注视着屋门的方向,它想知道是哪位不速之客打扰了它悠闲的下午。
还没进门,呼喊声已经传了进来“奶奶,奶奶”,原来“思思”是奶奶的孙女。她气喘嘘嘘地跑进门来,一古脑儿把手上提的几大包东西扔在炕上,抱住奶奶狠狠地在奶奶脸上亲了两口。猫被吓坏了,狼狈地跳到炕下,一下子不知躲哪儿去了。
“奶奶,奶奶,我来看你了,我给你买了好多好东西,奶奶你看,有你爱吃的香蕉、葡萄、小面包、还有两大包尿不湿。”
老人已经瘫痪在床两年了。老人心疼地用手擦了擦孙女额头上的汗:“奶奶就算着你今天该来了”。
老人一辈子不识字,自从瘫痪之后更是不知道今夕何夕,但是她总能算出孙女看她的时间,知道她什么时候要来,要是孙女迟来几天她一天都不会记错。
孙女脱了鞋子,跳到炕上,把头放在老人的腿上躺着。老人用一只手摩挲着孙女细软的黄头发,祖孙俩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就在这时孙女嗅到了那种带着奶奶温暖,让她安心的味道。
过了好一会儿,孙女突然问:“奶奶,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炕上是不是有一只猫?”
“咪咪啊,在这儿呢!”
孙女躺在奶奶身上正舒服,不情愿地用手撑起身子,抬头看了看,原来那只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爬上炕,也卧在奶奶身边,好像在听她们说话。
“哪里来的小野猫?身上脏兮兮的,奶奶,它是你养的吗,干嘛还让它上炕?”
“哎,这小东西不知是哪的,跑到家里,我看它饿得可怜,就把饭里的肉扔到地上,它吃了几回就不走了,你们不能常来,它在家里也能给我做个伴儿”。
孙女这才仔细看了看那只猫,并不干净的皮毛倒还健康亮泽,奶奶叫它的时候,猫那犀利的眼神顿时变得柔软,它的脖子上还滑稽地绑了一只歪歪扭扭的红色丝绸蝴蝶结,那是堂弟参加合唱比赛时带的小领结。想到奶奶是怎样用唯一一只还能动的手艰难地把它戴在咪咪的脖子上时,孙女的眼眶热热的,不由得对这只她开始并不喜欢的猫笑了笑,似乎是在感谢。咪咪这时居然站起来,身体向前倾倾,伸了个懒腰,它好像也明白了,这个人是亲人。
一个下午,孙女跑上跑下,给奶奶做好吃的,给奶奶洗脸洗脚,给奶奶剪指甲,给奶奶换尿不湿,给奶奶按摩手脚,鼓励奶奶自己活动,说用不了多久奶奶就会好起来的,最后还给奶奶穿戴整齐,把奶奶抱到轮椅上,推奶奶到村里转转。猫就这样一直跟着这个素未谋面的姑娘,仿佛她们之间有了一种不可名状的默契。
又到了孙女要走的时候了,奶奶虽然不舍,但仍不忘叮咛“十五再回来啊!”
孙女提着包走到窑洞外面,奶奶正透过窗伸长脖子看孙女,猫也跟了出来。孙女突然想起从前奶奶腿脚便利时,每次自己要走的时候,奶奶都要一直跟着送得很远。她猛地转过头,强忍着的泪水倾泻而下……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她知道,有一双眼睛会追随自己很远很远。
写此文的时候,奶奶已离开我很久了。想念奶奶时,每每提笔欲书,哽咽得不能继续,才明白什么是不敢回忆的回忆!
愿奶奶在另一个世界能远离病痛,一直有人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