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跃动书香里
◎朱文杰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读书是件十分辛苦的事,都主张勤奋读书而少有人主张轻松读书。其实,轻松读书并没有过错,有过错的是许多人经历的是知识的灌输,而不是获得知识时的享受。
散文家林非曾说过:“多听一些音乐,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气魄和情韵很有好处。譬如说贝多芬气魄雄伟的交响乐,对于研究莎士比亚的悲剧,肯定可以产生许多的帮助。”英国作家查尔斯·兰姆说:“开卷读弥尔顿的诗歌之前,最好能有人为你演奏一曲庄严的宗教乐章。对此,你要摒除杂念,洗耳恭听。”品乐读书的妙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到轻快、惬意,又不乏凝重、深沉。在音乐的陪伴下读书,音符跃动书香里,你就可以有双重的收获。
有人说,听音乐就是听音乐,哪里可以在音乐声中读书,那是因为他没有品味到音乐声中读书的好处。罗曼·罗兰说:“贝多芬是我呼吸困难时的空气,是梦寐以求的大自然,是丧失信仰而感到惘然若失时渴望的信仰,是黑暗之中朝无限广阔的世界打开的一扇窗户。”说得十分令人羡慕。
作家冯骥才则直接将读书比作听乐。他说:“读书如听音乐,一进入即换一番天地。时入蛮荒远古,时入异国异俗,时入霞光夕照,时入人间百味。一时间,自身的烦扰困顿乃至四周的破门败墙全都化为乌有,书中世界与心中世界融为一体。”由此,读书与听乐其实也是异曲同工的。
在读书的境界里,我常常陶醉于汪洋浩淼的音乐世界。在精致的古典音乐声中,我曾不止一次地被音乐所诱惑所鼓舞。我仿佛觉得,这些音乐的作者,正一个个围在我身旁,指点着我读书。他们走入我的书页,成为我所翻动的书页中的文字,他们还形成了一句句动听而有益的警句,帮我诠释书籍中深藏的种种奥妙。一曲止一曲始,我看到书籍上的每一个文字都变成了音乐,动听、美丽、可口、香醇。
女作家宗璞在72岁患了视网膜脱落的眼疾后说:“视网膜的叛变,扑灭了读书的希望,我不再能享受文字的世界,也不再能从随时随地磕头碰脑的书中汲取营养。我觉得自己好像孤零零地悬在空中,少了许多联系,变得迟钝了,干瘪了。幸好我还有一位真正可听的朋友,那就是音乐。文学和音乐,伴随着我的一生。可以说,文学是已嫁娶的终身伴侣,音乐是永不变心的情人。文学是土地,是粮食;音乐是泉水,是盐。”
有音乐相伴,即便不能阅读纸质的书本,也可以倾听心灵的书页。音符跃动书香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读书之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