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5月16日

陕西工人报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大师已去 月夜笛声 郁金香 生命如花 公益广告

当前版:第A8版: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08

月夜笛声

·杜澄清·

我的家乡在陕北的一个小村庄,村里才20多户人家,居住得比较分散,每家每户相距在2-6里不等。80年代初,我们家重新选了一处新的宅基地,掘了5孔窑洞,和奶奶家分开住。

新家坐南朝北,位于一个不起眼的背弯子里,下午四五点后就照不上太阳。门前是一座大山,虽然不高,但很陡,直愣愣地竖起,与院子相距不过百米,让人感到敬畏和压抑。所幸山上长满了杏树和野桃树,每逢春天,一树树粉的、白的花朵争奇斗艳,给寂寞的村落增色不少。

夏天的月夜,天上没有一丝云,月光如水般洒在静静的大地上。小山村若隐若现,淹没在月光中。满月的银辉清亮而妩媚,院子里树荫婆娑迷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东一句西一句拉着家常话,而我则拿出心爱的笛子,坐在院子开始吹奏。

因为不识谱,会唱的歌才会吹,所以经常吹奏的曲子有《牧羊曲》、《陕北道情》、《十五的月亮》等,悠扬的笛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飘荡在大山中,给月夜的山村注入了欢乐的音符。那个年代,农村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方式,能在穷乡僻壤里听到这样的笛声,也算是一种享受。此刻不仅我的家人,就连沟口住的邻居也都静静地坐在院子里,倾听这“天籁之音”。

许多年过去了,虽然岁月流逝,时过境迁,但每次回老家,村子里的老人还能记得当年的笛声,每每提及,回味无穷。现在虽然村里能看上电视、听到各种音乐,但留在村民记忆深处的笛声,仍然飘荡在他们脑海的深处,成为他们一生中听过的最好、最美妙的音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