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5月22日
三秦教育·培训观察
03

600本科转型职业教育是拨乱反正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5月10日《经济观察报》)

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本科、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不仅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整体实力,也能提高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让学生和家长不再以上本科院校为荣,而把职业院校看成是落榜生“收容所”。

高校改革向职业教育倾斜,培养更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能让更多企业重视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企业中第一线技能人才的待遇,让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再感觉低人一头,有足够的学历与职业上升空间,通过职业教育,不仅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还能成才与成功,干出一番事业。这才能让年轻人乐于接受职业教育,而不是在高考落榜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把上职业院校当成是无奈的选择。

业内有担心,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会不会因为太猛太快,导致职业教育的过剩。但这些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本科院校,多是从中专、职校、电大、职大升级合并而来的,职业教育本来就是其老本行。教育部之所以会让50%的大学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并不完全是出于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而是当初大学扩招导致的学校升格潮热过头了,这些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设施,都难以适应从职业学校向普通本科院校的转变,导致招生困难。还不如干回老本行,放弃那些不熟悉的本科专业,一心发展职业教育。

事实上,大量职业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后,不仅使中文、会计、计算机、销售等常见的本科专业严重供大于求,毕业生就业困难,也直接导致培养普通技能型人才的职校、技校数量不足,出现断层,只能由民办职业学校来填补空缺。但民办职业学校不仅良莠不齐,为牟利而办教育的初衷也导致其更热衷于敛财而不是提高教育水平,很多学校甚至光收费不上课,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工转手倒卖给企业,严重败坏了职业教育的声誉,导致不少家长因此不愿意子女去上职业院校。

“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显然有助于其发挥原有优势,集中精力办好职业教育,进而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实力,也能通过良性竞争改变目前职业教育“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现状,更好迎合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改变目前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专业适口的工作,而企业急需的技术工种却无人应聘的尴尬局面。 (杨国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