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是否成为一纸空文
一个三毛钱的塑料袋也许并不起眼,但破坏环境的威力却不容小觑。保护环境光靠政府和企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面对环境污染,我们除了坚决说“不”以外,更要有意识地做到节约用水、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以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向污染宣战。
见习记者 方舟 摄
从2008年6月1日起,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限塑令”,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6年的时间过去了,“限塑令”实施情况到底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农贸市场:依旧“白色飘飘”
在西安市自强西路西段菜市场,记者见到,买菜的市民很少自带购物袋,卖菜的商户在给顾客称完菜后,都会免费提供塑料袋。
买菜的王大妈告诉记者:“限塑令刚开始的那阵子,买菜时有的商贩提供塑料袋会收费,后来也就都不要钱了,出门买菜图个方便就不想拿购物袋,这个我也知道不是很环保,但是买过菜的袋子,我也不扔,继续拿来做垃圾袋,也算重复利用吧。”
一旁的菜贩说:“现在也没人管,大家都提供塑料袋,我还能不提供,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生意呢。”
记者观察到,每位来买菜的顾客至少要使用三到四个塑料袋。除了白色的袋子以外,菜场里还能看到不少五颜六色的袋子。这些袋子没有任何生产厂家和生产规格的标识,属于三无产品。而“限塑令”明确规定,塑料购物袋的厚度必须大于0.025毫米,在颜色方面,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购物袋应为本色。同时,塑料袋应明确标识生产厂家名称,并明确标识公称承重(单位为千克)。
超市:有偿塑料袋亦受青睐
在西安市丰禾路华润万家超市,记者看到,三毛钱一个塑料袋的价格并不能阻挡人们对它的使用。很多市民从超市出来都使用的是一次性塑料袋。
“我有购物袋,但是有时候会忘记装到包里,你看我买了这么一大堆东西,肯定是要买个塑料袋的,现在三毛钱也干不了什么,花了也不心疼。”前来购物的刘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限塑令”实施后,超市的塑料袋使用量较实施前有所减少。以前免费提供塑料袋的时候,不管买多少东西,顾客都习惯性地索要塑料袋。“限塑令”颁布后,顾客会根据自己购买的东西考虑需不需要购物袋。但是三毛钱一个的价格,并不能完全阻止顾客使用塑料购物袋。
批发市场:不合格塑料袋随处可见
在西安轻工批发市场,大致有5到7户商家批发塑料袋,最便宜的塑料袋,10元可以购买到200个以上。塑料袋的批发销售仍然有着不小的市场,平均每10分钟便会有人来询问或者购买塑料袋。
当被问到塑料袋的售卖情况时,商贩告诉记者:“买的人还不少,周末人更多,薄厚都有,就看你出多少钱了。”当记者问有没有小商贩来购买时,他有些警觉地没有回答。但记者观察到,前来购物的不少顾客都选择了10元200个以上的塑料袋,而这种塑料袋要比国家规定的标准薄得多。
记者探访发现,超薄塑料购物袋仍然是农贸市场的主角,消费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树立绿色消费观,塑料袋仍然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希望相关部门严格执法,莫让“限塑令”成了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