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6月06日
延长石油专刊-头版
05

奇迹:来源于科技创新

——延长石油集团积极探索和开启新型工业化之路纪实

延长石油,是一个奇迹!

100多年前,中国被国外洋专家认定为“贫油区”,然而延长石油的先辈们硬是在西部小城延长县打成了中国陆上第一井——延一井,开启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100多年后,延长石油又一次汇聚世人的目光:从原来单一的石油采炼发展到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进而成为西部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如今,奇迹仍在延伸。正如延长石油的决策者所说,企业的大发展缘于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延长石油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正在探索和开启新型工业化之路。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延长石油也不例外。有专家表示,此前推动延长石油发展的省属国企、百年历程、资源丰富三大红利将逐渐消失,而约束其发展的后备资源、行业竞争、安全环保等三大问题日益突出。延长石油不得不面对转型升级的抉择。

2007年,延长石油董事长沈浩上任伊始就与领导班子先后深入10多个涉油县区20多个基层单位进行深入调研,根据陕北地区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矿产资源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确定实施了“一业主导、多元支撑”的产业架构和“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并规划总投资2000多亿元,在陕北等区域设建10大类共50多个重大项目,推动延长石油从单一的石油采炼向油气煤盐综合利用一体化发展转变,开启具有延长石油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在这一大背景下,靖边化工园区“煤油气”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应运而生。它是全球第一个以煤油气为原料的创新型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被列为“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项目”。这一项目资源利用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8.86%,比国内先进水平高17.55%,水消耗、CO2、SO2、废水、废渣减排均比国内先进水平低60%以上,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72.86亿元,未来可达到1000亿元的营收规模,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延长石油。

延长石油在建的煤油共炼示范项目,采用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技术(VCC)生产高品质汽柴油,与煤直接液化相比液体收率提高30%,装置能耗降低10—15%,计划今年基本建成;正在建设的神木安源5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示范项目和兴化中试基地(VCC)试验示范装置,将于年内基本建成,开辟了一条资源清洁高效转化的新型工业路线。

随着这批前瞻性创新型项目的付诸实施,延长石油跨出了转型升级的重要一跃,不仅将打破国外相关技术封锁,在陕北区域初步形成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布局,而且还将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乃至我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科技夯实发展之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延长石油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全力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延长石油奠定了坚实的发展之基。

“一个整体、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延长石油科技管理的主架构。即,以集团公司为整体,以科学技术委员会为科技工作决策层,以麾下几个研究院为科技攻关主力层,以各生产单位为新技术应用层。各板块和直属单位均配备总工程师,各基层单位均成立科技管理部门,把科技工作上升到集团跨越发展的重要日程。先后制定了《科技成果管理暂行办法》等10余项制度,按照“整体规划、分级管理”的模式,将科技项目分为集团级、公司级、场站级三级管理,规范了项目管理程序。特别是建立了以集团为主体,各板块为支撑、三级单位为补充的科技投入经费保障机制,科技投入由2006年不到2亿元,跨越到2010年的15亿元、2013年的73亿元。未来几年,科技投入仍将持续加大。

如今,延长石油拥有5个研究设计机构、1个国家级技术服务中心、8个省级研究中心和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陕西省首批院士专家工作站之一,正在加快建设10大工程中心及重点实验室,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搭建了良好平台。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