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方便读者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省图书馆流动书车服务读者侧记
中午时分,在太阳下炙烤了近三个小时的省图书馆流动书车里异常闷热,司机方师傅一边擦汗一边启动车子,挂档、加油驶出省图大院。一路向北,来到了位于西安市大明宫附近的汉斯啤酒厂社区,车上除了5000多册图书外,还有图书管理员张淼等几名工作人员。他们要赶在啤酒厂职工下班前到达目的地。
从2006年12月至今,省图书馆流动书车平均每年出车320余次,行驶里程10万多公里,每年借阅图书近3万册(次),让很多不方便借阅图书的厂矿企业职工及社区居民,在便捷的图书借阅中享受读书的乐趣。
西安市西光社区的张某是一名脑瘫患者,此前一直在家由母亲照顾。省图书馆流动书车没有到来之前,张某的母亲只能边干裁缝边养活女儿。流动书车2007年到西光社区后,张某成了流动书车的常客。一次偶然机会,张某借了本《如何开网站》的图书,这激发了她开网店的想法。随后,张某在网上开了家服饰网店。如今,张某不仅在网上销售母亲缝制的服饰,还到康复路等地批发回衣服进行销售,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也减轻了母亲的负担。
省图书馆图书借阅部延伸服务组负责人刘蓉介绍说,自从流动书车开通以来,大家都非常忙碌但很快乐。在这个小组除司机外,有5名工作人员。每次出车时要有两到三名工作人员跟车,其余两名工作人员在本部整理、搜集读者预定的图书。司机方师傅作为省图书馆唯一的A1驾照持有者,只有他一个能驾驶这辆图书流动车,所以休假的机会很少。为把方便让给读者,他们经常顶着酷暑、严寒错过吃饭时间。“有时上个厕所都没时间。”刘蓉说。
近年来,省图书馆这辆流动书车所到之处,常常会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比亚迪公司附近一个社区的孩子平时爱上网,流动书车到了家门口后,家长把孩子带上了流动书车。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孩子变得愿意和人交流了,也改变了以前爱上网的毛病。
记者在流动书车上看到,这辆改装成图书馆的大巴车上配备有笔记本电脑、安装有计算机管理服务系统及开放式书架,载藏图书5000多册。值得一提的是,流动服务车采用无线上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与本部互联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如果你在省图书馆本部借阅的图书,也可以在服务车上实现还书和再借,大大方便了读者借阅图书。截至目前,省图书馆流动书车已经在93897部队、西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西安公路交通设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北方秦川社区等15个单位和社区设置了服务点。下一步,他们将根据读者需要,增加新的服务点。
除了流动服务车外,省图书馆还在本部开通了另外一种延伸服务,那就是24小时自助借还书机。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大型自助借还书机,不仅可以实现自助借书还书,还可以自助办理读者证。
记者按照图书管理员的指引,拿身份证在识别区刷了下,再放入一张100元人民币,一张读者卡立即吐了出来。刘蓉说:“自助借还书机、流动书车和省图书馆本部三者之间是通借通还的,方便读者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刘蓉说:“省图书馆现在还将在较大的社区或厂矿企业设置大型自助借还书机或增加流动书车服务点,如果您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和省图书馆图书借阅部延伸服务组联系。”
本报记者 兰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