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心系“中国制造”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晓佳
(上接一版)
有难题找晓佳
作为数控车间试车工的李晓佳,不仅是试车工,更是编程员,还是售后服务人员。近几年,李晓佳参加了厂里多项重大专项工作的试车和售后服务,如5轴联动车铣中心、国家重大专项CK7516GS、带日本机器人的轮毂柔性加工单元等,他熟练掌握了FANUC、西门子各系列系统、三菱系统、国产广州数控系统等,出色完成了多项重大售后服务任务。
在宝鸡机床集团的售后服务部,有一句话:有难题,找晓佳!
这句话是对李晓佳精湛技术素质的充分肯定,常常有客户点名要李晓佳解决问题。在三一重工、保定长城、中原内配、唐山爱信等国有大型企业生产线上,都有他调试的身影。甚至亚洲一些国家,如越南、印度、蒙古,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成了宝鸡机床售后服务的一张“名片”。
2010年他同其他厂家的人员一起前往缅甸调试机床。厂房建在大山里,从仰光去厂房走了18个小时还没到,中途恰逢平时干涸的一条河发大水,他们挽着裤腿趟过一米深的河水,再乘车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看着年久失修的厂房,被闲置了多年的机床、线缆、电器、机械各方面都出现了各种问题,同行的其余人怨声载道,后悔“出国来此”。李晓佳二话没说,整理好行囊后,一边检查一边查阅资料,用手势比划和简单的英语与对方沟通,一根一根线缆亲手接,电器自己焊,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得到对方的好评,为公司争取到了大额的订单。
机遇总是眷顾着那些有准备的人。2012年,李晓佳以装调维修工的身份参加陕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面对各路强手,他充满了自信和力量。沉着应战,一举获得数控装调工组第一名;并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第四届职工技能大赛,获得数控装调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
“由于晓佳在业界的良好口碑,曾多次有公司重金邀请他加盟,都被他婉拒了。”数控一车间主任柯昌宝说。
舍小家顾大家
“我就是有愧于孩子和妻子,但大丈夫应以事业为重,国家为重。”李晓佳眼圈泛红地给记者讲解了采访前一天晚上的事。“晚上11点多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在给孩子辅导功课过程中碰到了解答不了的难题,我只能让她拍成图片给我发来,我解答完再拍成图片发回去。孩子这么大了,我从来没陪他过过一次六一。”
2007年美资企业上海派克公司要为上海工厂选设备,和宝鸡机床一起投标的有国内更具实力的另几家企业,美方的要求是苛刻的。就在他埋头反复试验时,家里5岁的孩子突发阑尾炎,由于误诊,先后辗转三家医院,而在工厂加班的李晓佳只能把孩子托付给爱人,最后做手术时孩子阑尾已经完全化脓。终于,他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客户做出了既标准又省时的漂亮工件,因此替工厂一举拿下40台的订单。
虽然花在自己家的时间不多,但付出在大家身上的时间却不少。作为试车工班长,他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技术经验和绝招无私传授给同事,带过的徒弟大多成为工厂的技术骨干。在日常工作中,他只要发现了新方法就会给同事讲解,而且对徒弟都很严格,手把手地教一段时间后,就鼓励徒弟自己放手去干。
他的不懈努力与默默付出得到了回报。2012年他获得宝鸡市首届十大杰出工人,2013年元月光荣当选陕西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今年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殊荣。
“作为这届省人大代表,我准备的议题是提高一线工人工资待遇与社会认可度,给高级技工相应的津贴。”李晓佳深锁眉头,“我希望中国工业快速强大起来,多一些自己独创的东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几年来,李晓佳一步一个脚印,不但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走出了作为一个新时代普通工人的风采。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李晓佳会在未来遇到各种挑战与机遇,而他也会带领团队一直坚持走下去。
见习记者 古晓娟 实习生 孙健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