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6月20日

陕西工人报工报视线 “红白事”怎样办算是“大操大办”? 在爱岗奉献中抒写人生华章

当前版:第A3版:工报视线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工报视线
03

在爱岗奉献中抒写人生华章

——记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甘泉县人民医院院长常军章

自从1984年延安卫校毕业分配至甘泉县人民医院至今,常军章已经在这里辛勤耕耘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他爱岗敬业,创新实干,虽然角色不断转换,但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和雄心始终不变。特别是他担任院长以来,带领医护人员,顺应卫生系统改革形势,从抓规范化建设入手,优化资源配置,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等级医院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甘泉县医院先后被省卫生厅授予“白求恩精神奖”、“医院管理年先进集体”、“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2010年被授予“二级甲等医院”。

抓改革发展 医院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为一个人口不足八万的小县医院,面临着基础条件差,专业人员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激烈的医疗市场如何做大做强?常军章面对现状,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医院的功能定位: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走大综合、小专科的路子。

正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上任伊始,他力主对全院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经营机制、管理机制进行综合改革,以此激发内部活力,提高竞争力。对中层负责人和护士长公开竞聘、竞争上岗,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对全院职工实行双向选择聘任制,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在卫生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他从制度建设抓起,从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着手,引进优秀的本科生来院工作。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他和医院一班人打破常规用人机制,争取政策、指标,大胆引进各类人才。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召人,近几年全院共引进大学本科生20余人,彻底改变了医院后继无人的局面,解决了医疗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积极聘用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到医院临时指导工作,经多方协调,与延大附院部分专家签订了长期指导协议,有力地带动了全院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大自有人才队伍的培训、深造工作,组织实施了医护人员赴省人民医院轮训工作,全院近90%的医护人员到省人民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短训。

为了使医院的管理水平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着手制订了各类规章制度,健全了十三项核心制度,诊疗规范,技术操作规范等制度。先后修改各类制度100余条,成书成册30余本,使医院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建立了院、科、质控员三级质控体系,确保医疗质量。医院正形成一种靠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的良好风尚。

他整合学科,开展学科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发展优势重点专科,新兴学科渐成气候,许多专项技术达到了全市县级领先水平,为群众提供了优良的医疗服务。他懂得凝聚人心,出台了一系列关心职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政策。如免费工作餐,为职工发放生日蛋糕,职工及家属免费体检,职工及家属成本医疗等。充分地调动了全院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常军章院长(左一)向甘泉县委书记苏醒仁(左三)介绍医疗设备有关情况

抓医风医德 全面提升医院形象

“群众满意就是最高标准。”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始终倡导“四个合理”即“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不断强化核心制度建设,开展微笑服务竞赛活动,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医院药品比例逐年下降,一致控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出院病人平均费用连续多年在全市同级医院都是比较低的。医院还开设了“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收费”、“交通肇事受伤人员”绿色通道,使危重患者能得到快捷优质高效的救治,并对所有来院就诊的贫困患者减免部分医疗费用。医院为此每年要补贴10余万元。

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他们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取消周末和节假日停诊,所有临床、医技、辅助科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均正常开诊上班,工作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和轮休制,做到“轮番修整、马不停蹄”。同时,在全院实行弹性排床制,在缩短平均住院日和加快病床周转率上下功夫,优化服务流程。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圣洁之地,他十分重视职业道德、行风建设,主持成立了职业道德行风建设领导小组,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各科室建立医德医风考评小组,每科均设职业道德协管员,形成系统管理网络。每年医院与科室签订“行风建设责任书”,目标考核与奖惩挂钩,医德医风问题采取一票否决制。由于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严格奖惩,行风建设工作真正被落到实处。

常院长十分重视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以人为本,从教育着手,不断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把“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行风建设相结合;把廉政教育与创“二甲”上等级,与创建示范文明医院、治理商业贿赂等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评选“职业道德高尚的医务人员”、优秀医生、十佳护士等系列活动,树立典型,推动了党风、行风建设,以良好的行风建设确保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提高。

为了进一步增强医院行政管理和各项诊疗服务的透明度,在他的力推下,甘泉县医院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积极推行两公开制度,向社会推出公开承诺,聘请社会监督员8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医院与科室、科室与科员均签订了承诺书,各病区每月召开1次工休座谈会,建立了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并实行医务人员挂胸牌服务,共产党员亮身份,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坚持每月对门诊、急诊、住院、出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每月测评综合满意度都达98%以上的科室予以奖励。在多次病人问卷调查中,群众对医院的平均综合满意度达92.5%。连甘泉县附近县区的群众提到甘泉县医院都说:“这个医院服务好,水平又高,收费也不贵,是咱们老百姓信赖的医院!”

甘泉县人民医院院长常军章

抓自身建设 医院面貌焕然一新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常军章的座右铭。吃苦在先、冲锋在前,作为一个管理型专家,常院长并没有放松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现代医院管理的更高境界。

他热爱自己的职业,积极探索医疗卫生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他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勤于政务,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一是能做到公道正派,做好带头人,维护班子团结,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二是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优良的品德素养赢得干部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三是求真务实,勤于政务,工作再忙,都坚持深入科室、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关心职工生活,解决实际工作困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各项硬件设施,他四处奔波跑项目,争资金,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使医院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彻底改变医院硬件设施落后的局面,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他多方协调,做了大量工作并精心组织实施,医院医技综合楼于2008年11月开工建设,工程建筑面积14500平方米,共12层,工程投资6000余万元,内部设施,设备投资1500余万元。历时三年建设,于2011年12月开始陆续投入使用。该楼科室功能布局合理,流程规范,完全符合二级甲等医院的标准,走在了全市县级医院的前列。同时,通过自筹和项目争取,本着先运转,促发展,后付款的方式,先后购置了全自动生化仪、五分类血球仪、尿沉渣、奥林巴斯电子胃镜、东芝大型彩超、DR等高精尖设备,特别是2014年初医院投资700余万元购置了16排螺旋CT,总投资近2000余万元,使医院的医疗设备与新医技楼相匹配,提升了科技服务能力,彻底改变了医疗设备落后的局面。

他始终恪守患者需求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信念。只要患者需要,无论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随叫随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组织医院多次参与突发事件、重大交通事故等抢救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他患了高血压、高血脂,妻子劝他说:“你自己要多保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每当他听到患者的痛苦呻吟,看到广大职工的期盼眼神,就以饱满和忘我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正是在常军章的带领下,通过几年的努力,甘泉县医院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医院跃入了二级甲等医院的行列,实现了“医院建设快速发展,职工收入大幅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的多赢目标。

常军章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抒写了人生的华章,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先后18次获得市级“优秀医生”、“优秀院长”等各类荣誉。今年五一前夕,又被授予“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

省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范兵(右二)到医院调研公立医院改革情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