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青春作伴敢为先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建三局中国人寿陕西省分公司综合楼项目经理部
(上接一版)
牛刀小试 敢为人先
来到职工宿舍,两人一间,内含卫生间、洗漱间,空调、网络、衣柜、太阳能洗浴等设施俱全,是标准的酒店式公寓,温馨舒适。“我们是西北地区首个使用升级式箱式宿舍的项目。停车棚、医务室、休闲设施等一应俱全。”徐经理说着,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来到已于6月初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饰的主体楼前,徐经理将项目的概况娓娓道来:“项目占地面积约13000m2,建筑面积99687m2,建筑高度99.65m。项目采用了全钢整体爬架作为项目外防护网,在远处看起来非常美观,这种提升架采用了同步荷载智能控制系统,提升稳定、可靠,安全性高,在陕西地区是首家,外架的防火能力强,还可多次周转使用。”
在主体一层,配电箱、施工机械、临边洞口防护均设有安全防护及警示标语;感应灭火器悬挂在氧气乙炔储藏间。立墙上两条带箭头的红线特别引人瞩目,“我们项目全面推行实测实量,确保拆模后的混凝土墙垂直度、平整度标准无误,并将测量数据上墙。”
来到安全体验区,一台塔吊吊运体验架高高耸立,安全带使用体验、灭火器演示体验、开口部坠落体验等实体体验项目进入记者视野。“这块足足占了575m2,是陕西省施工企业中首家以感知式教育为主的实体体验馆。在进场作业前,现场施工工人可在安全体验馆里,对各施工环境及安保设施进行模拟演练,通过安全体验培训,对施工现场各项危险源进行切身体验,同时掌握正确的安全防护技能和有效的自救方法。”徐经理向记者一一介绍。
一说起这个“安全体验馆”,这个团队充满了自豪。可是在这个“安全体验馆”建成之初,大家却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已有10年工作经验,经历过五个项目的安全总监罗圣说:“对于参加现场会,我却完全没有概念,不知道到底是要干什么。”
接触这个理念是在参观西安三星项目过程中,徐汉文敏锐地意识到这肯定是今后国内建筑行业安全教育的一个趋势。在与项目班子商议后,他决定做一个大胆尝试,要做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安全体验馆!行动胜于言语,作为安全总监的罗圣首当其冲,担当重任,他先在网上查遍了所有资料,却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信息,只能凭观摩时残存的一点印象和几张“偷师”拍来的照片,和安全员田帆、机电工长杨彦荣开始他们的探索之旅。
经过一波三折的选址,亲自参与,废物利用,加班加点,一个月后,随着体验区最后一块围挡装好,一个涵盖安全帽撞击体验、灭火器演示体验、安全带使用体验、开口部坠落体验等11个项目的安全体验馆完美呈现,比三星项目还多了两个体验项目,制作费用仅用了20万元左右,让体验者有一个完美难忘的安全体验。
“该馆建成后先后为超过五千名工友提供了更为直观和生动的安全教育,有全国各地三万多名同行来观摩检阅,还有些高校想花高价购买。”徐汉文说。
2013年7月,全钢提升架、安全体验馆、手持监控系统、箱式公寓等新亮点让考察组成员眼前一亮,获得了承办陕西省第十七次文明施工现场观摩会的入场券。2013年10月25日,该项目成功承办了现场观摩会,韩国三星公司更是慕名前来交流学习,这个项目一跃成为该公司对外经营展示的重要窗口。
凝心聚气 共同进步
对于多数成员来说,人寿项目是他们第一次在工作上的交集,甚至是初次认识。不同的工作经历使得大家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各有不同。统一思想、规范工作方式,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日常会议上的反复强调、青年讲坛中的互动交流以及团队活动中的沟通融合,和员工深入谈话更是项目班子一直保持的习惯。工作出现差错的、思想出现波动的、能力相对不足的,都是谈话的对象。
项目上一名工长由于不是专业出身,基础较弱。一次谈话后,项目经理亲自写了一份“工作模板”交到他手上。这名工长说:“以前在其它项目上,因为有师傅带,没觉得难度有多大。现在自己当了工长,确实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领导找我长谈了两次,事无巨细地教会我工作要领。到项目3个月来,我觉得进步很大。”
杨萌萌,笑起来挂着酒窝的腼腆女孩,在项目上从事钢筋翻样工作。刚来项目不久就因为哭鼻子而遭到同事的调侃。“最初工作没有方向,”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越做不好越觉得自己能力太差了。因为这个,确实哭了几次。”领导的指导帮助、团队的融入让杨萌萌的视线逐渐清晰起来。“领导主动找我谈心,要我多去工地走走,我觉得这是一种积淀,虽然是女孩子,但既然是建筑人就不能把自己看得太娇气,该承担的责任一定要承担起来。”
90后职工周勇是技术员,刚毕业的他缺少实际工作经验,每天在办公室看大量的图纸,很苦恼。看到周勇整日愁眉不展,他的技术导师细心地教导,“你要多到现场看,这样比你单看图纸要有效果。”导师亲自带着周勇拿着图纸反复到现场看,一条梁、一块板地细心对比。
知道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饮食习惯有差异,徐汉文便吩咐厨房做起了南北口味的饭菜。现在在项目食堂,不但能吃到地道的陕西面条,也能享受到南方的米饭,多样的菜肴,让大家充分体验到“舌尖上的中国”。
当文化成为一种自觉,它带来的一定是更大的坚韧和勇敢。机电工长杨彦荣为了尽快疏通管道,毫不迟疑地跳下污水井;一个“突然”举办的生日会给了李同强惊喜和感动,也给大家带来快乐;一次足球赛让工长熊君成为团队心目中的明星。公司的项目文化铸魂工程,正以“春风拂绿、以文化人”的力量,不断感染和鼓励着每一个人。
以往的荣耀对于这个团队来说只是过眼云烟,而如今的他们正朝着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行。作为新一代的“建筑人”,他们有梦想,有朝气,更有着对建筑事业的执着与追求。
见习记者 古晓娟 实习生 孙健钟 通讯员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