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11日

陕西工人报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最美乾坤湾 故乡情 延安印象 生命多美好 美好的七月 公益广告

当前版:第A8版: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08

延安印象

·薛荣·

延安,是我打小就向往的地方!那里有雄伟的宝塔山,美丽的延河桥,甘甜的延河水,那里更是革命圣地,那里有毛主席住过的杨家岭和枣园。当然,这些都是从父母的口述和那副宝塔山延河桥的经典图画中得来的。

上学后,读着课文:“太阳刚刚升起。毛主席走出窑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毛主席一手扶着水桶,一手拿着瓢。瓢里的水缓缓地流到小苗上……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当时心里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到延安去!看看宝塔山、延河桥和枣园。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去了一趟他曾经教学的吴起,顺道在延安给我和弟弟买来木制的学生标准尺和蜡笔,看着刷着红色、黄色油漆的尺子和十二种颜色的小蜡笔,高兴极了,更是对延安充满了向往。一边不停地问:“爸爸,你是从延河大桥上走过来的吗?延安比涧峪岔大很多吗?”一边暗暗猜想,卖这么漂亮东西的延安一定是个好地方!

然而,这个在今天看来小事一桩的心愿在那个温饱难求、交通落后的年代让我足足等了十几年!

那是我参加工作后的一个夏天。那天,哥哥说:“你嫂子有个材料要送到延安师范,你不是一直想去延安嘛,这正是个好机会。”哥哥大概说了一下路线,我就拿上资料直奔县城汽车站而去。

弟弟的单位就在车站对面,当他听说我一个人去延安,很是埋怨哥哥,因为我从来没有独自一人出过远门,这让比我壮实胆大去过几次延安的弟弟为我担心!接着他给我又讲了一遍该怎么怎么走的话,仍然不放心,又拿出纸,给我画了一张详细的地图:出了东关汽车站,左转顺着马路过延河大桥就是中心街,迎面是科技馆,再走到中心街丁字街向右拐,一直走,路过八一饭店、地区医院,最后就到延安师范了。

坐在去延安的客车上,激动得无心欣赏沿途的风景,只嫌汽车跑得慢,不停地向远处张望,不时问身边的乘客“快到了吗?”在接近中午的时候,巍然挺立的宝塔山终于透过车窗,映入眼帘,不由得睁大眼睛,将头探出窗外,不顾售票员的提醒,不管雪白的衬衣沾上车窗的尘土,真有贺敬之“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样的激情。

凭着弟弟的手绘地图,我一边向延安师范方向行走,一边目不暇接地欣赏着高大的建筑、宽阔的街道、繁华的商铺、穿梭的车辆、匆匆的行人和流行音乐。那时的延安,虽然不能和今天的延安同日而语,但也让我大开眼界,感受都市的热闹和繁华,感受到时尚和现代,不由得在心底赞叹——延安真是个好地方!

因为负责接收材料的人中午休息,我便在师范的大院里转了一大圈。这里曾是父母上学的地方,让我倍感亲切,时至今日,依然清楚地记得,靠着凤凰山有排石窑洞,虽经岁月的洗礼,但窗棂门框依然整齐。应该是当年的宿舍,如今已作为储藏杂物之用。院子里有一条一尺多宽的小水渠,清澈见底的泉水潺潺流淌,双手捧起清凉的泉水,洗去脸上的汗水,顿感神清气爽!遥想这条清澈的泉水记录了多少学子的幸福和欢乐。当时学校已经放假,清静的校园偶尔有学生走在林荫小道上,虽然听不到朗朗的书声,却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书卷气息。

交了材料,时候已经不早,只得急匆匆往车站赶去。再次经过延河大桥的时候,在人行道停下了脚步,远远地仰视向往已久的宝塔山,几分高兴,几分遗憾,一起涌上心头。

惆怅中走到大桥东头,看到十多个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人招在揽生意,心中一动,花三块钱拍照留念,将自己置身于那副经典画面之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