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工院:名片式毕业生铸就示范高职品牌
仅用20个月建设完工的三星半导体项目被誉为“三星速度”和“陕西效率”的完美结合。在首批进驻西安园区的三星员工中,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28名2014届毕业生。这也是三星在该院选拔的第三批毕业生。三星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陕西工院的专业设置与我们企业职业岗位的匹配度高,学生专业技能也不错,上手快,我们很欢迎这样的学生来三星工作。”作为跨国知名企业,缘何能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睐有加?带着些许疑问,记者走进了这所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老牌职教名校。
就业,人才培养质量最终检验
以“能力强、素质高、就业好“为目标,陕西工院始终把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放在首位。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连年招聘应届毕业生,目前,该院机电维修、电气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数控技术专业的牛银迪、龚鑫、赵萌、高党寻等16名毕业生已经成为该中心的骨干力量。文秘专业毕业生黄晶入职浙江工业大学,为该校本科学生传授速录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王文佩、胡兵被聘任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实训指导教师。他们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器重。
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是西北地区最早建设的智能化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公司520名员工,学院毕业生占到四成以上,管理中层中的半数,16个生产班长中的13个都是该院毕业生。机械制造专业生王文亮,曾为江泽民同志表演铁盒“一次成型”技术,在无焊接的情况下滴水不漏,受到总书记高度赞誉。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党孝林在实习期间成功完成“法士特自动线中间轴夹具”、“东风乘用车缸体夹具”和“长城汽车支架夹具”等项目,被评为“优秀新员工”。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是我国重型汽车变速器、分动器的专业化生产基地,近200名毕业生遍布该公司生产、研发、管理岗位。黄亚光,数控技术201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以满分成绩摘取全国软件CAD大赛一等奖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五轴陕西赛区第1名的桂冠。入职后,再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第1名、全国第8名,先后荣获“陕西省技术状元”、“陕西省最美青工”和“陕西省科技创新技术革新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李宝,加盟法士特第一年被遴选担任装配五车间配装组长,并对二轴装配工序进行技术革新,荣获集团公司“先进个人”。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四院430厂,航天六院11所,航天九院7171厂、771所,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陕西航天导航设备有限公司等航空航天企业,活跃着一大批该院毕业生,他们为我国长征运载火箭、神舟载人飞船、嫦娥探月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示范高职,赋予学生成才“底气”
“为获得知识和技能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人民走出去。”仅去年,就有7707名陕工学子参与了58个校内技能大赛的角逐,组队参加了省级、国家级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41个、省级奖项280个。其中,省级大赛获奖率高达94.3%,8名同学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
世界500强企业——欧姆龙公司与该院携手,深度开展订单培养,400余名毕业生聘用在深圳、上海、广州、东莞、大连的欧姆龙公司,70余人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和后备管理干部。欧姆龙(广州)公司总经理西村秀敏先生说,陕西工院欧姆龙班毕业生工作认真,技术过硬,非常具有发展潜力。
国际合作,高职学生成长新途径
以国际化的视野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外同类院校、机构实施战略合作,陕西工院先后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德国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技大学、德国霍夫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爱尔兰国家学院、韩国韩南大学、韩国建阳大学、南洋理工学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通过选送学生出国攻读工程硕士、互派交流访问、海外实习等,拓展学生的成才路径。2012年以来,21名学生赴德国、新加坡高校进行学术交流,殷振淇、闫鑫垚、常浩、白航等8名应届毕业生进入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攻读德制硕士学位工程师,李雪、杨佩玉、周祺等14名学生在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交换学习。
通讯员 王伟 本报记者 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