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25日

陕西工人报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槐香满夏 锄草闲记 心向太阳 小城的雨 书法 事事皆留心 处处有文章 公益广告

当前版:第A8版: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08

事事皆留心 处处有文章

——序乡土作家田智深散文集《眺望故土》

·曹锋·

老田要出散文集了,约我写序。作为老朋友,我无话可说,只得赤膊应诺。

老田者,名曰智深,鼻梁上架着宽边眼镜,活生生的一幅知识分子的派头。与他的名字不相匹配的是,他的脑瓜壳子并不是不弹自响,从教编志几十年,竟而落了个“老实人”的称谓。让人不解的是,他在文学艺术的天赋并不是超凡出众,而他却能在文学艺术的领域里有所建树,成绩斐然。这恰恰与他的老实有关,不能靠聪颖的天资取胜,而他却拥有扎实的功底,执著的毅力,善于留意身边的事物,“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且养成了一种习惯,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而写出了大批具有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的精美文字。他在《瘸子老舅》一文中,用粗笔勾画、细笔描绘,把一个经常在眼前晃动的人物活脱脱地摆在了读者的面前——

老舅走起路时,左腋窝撑着一根“T”字形的拐杖,伴随着那条完整的腿向前迈。但他走路绝不能说是走路,确切说是跳,右腿向前跳,紧跟着拐杖向前点。每向前走一步,便可听到“咣当”的响声,倘若一连串的动作连接起来,这种“咣当、咣当……”的音符就会不绝于耳,明眼人一听就知道谁来了。脚跳杖点的过程在一瞬间完成,单调且重复,路程越长,越遭罪,可他一辈子就这样下来了。

特别熟悉的生活或者人物,尚若作者没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往往是写不出事态或人物特色的。而老田却将一静一动张弛有度,巧妙搭建艺术框架,融入语言文字运用,把司空见惯的事物境像和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这样的文字功底,不读则罢,一读却让人难以割舍,仿佛品尝一坛珍藏多年的佳酿,稍不留神就会如痴如醉,沉浸在温馨而美好的回忆当中……

河道里许多河段都在一个面上,唯有此处高低起伏悬殊,形成极大的落差,上部河流飞涌而下,形成一道靓丽的小瀑布,其下却是冲积而成的小石潭。乘兴而来的伙伴脱光衣服,站在潭边岩石上,先是用手往身上撩一点水,测试水温冷热,认可后跃跃欲试,一个推搡一个,先后跳入水潭中。有经验的双手合拢,身躯笔挺,很优雅地一头扎入水中,倾刻间又露出水淋淋的小脑袋。初次来玩的,不知其中诀巧,双腿直下,结果是潭水将肚皮击得生疼,站在水中,半天呲牙裂嘴,缓不过神来,惹得伙伴一阵哄笑。

这是老田在《李家河的变迁》中的描述。没有生活,没有亲身体验,这样的文字恐怕一辈子也感悟不到。对于老田来说,能有如此老道的语言功力,完全得益于他对生活的积累、捕捉、体验。他的许多创作,就是取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草一木。四、五年前,时任《山花》主编白琳先生约我和老田数人到子长龙虎山一行,我们弹歌小唱,走马观花,唯有老田走走停停,边走边看,随时拿出本子记着什么,几次掉队让我们等他。后来白琳催稿,我没有任何的灵感浮现,看了的一切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写了半天无话可说,只得做罢。而老田却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诸如“云泛亭间自在楼,客由天上飘然来。但到半途须努力,欲望绝顶莫辞劳。”等亭柱楹联嵌入文章当中,真实地记下了自己生活的脚印。

阅读也是老田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用心读书,有思考地去读。他从阅读中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创作素材,撰写了《延川胜可游》等文章。同时,他还通过采访途径获取写作材料,其中《一位老八路的传奇人生》、《习近平与梁家河》等文章都是这样完成的。看了写习近平的文字,仿佛把我拉回了那个久远的岁月,那是1974年山桃花红了的季节。煮饭的柴禾和点灯的煤油,困扰着村民的生活,点燃一个北京知青的“取火”之梦,温暖了土炕的希望,照亮了一个叫梁家河的小小山村。也就在那时,村里修建老渠大坝,习近平给农田基建队编的口号是:“决战1974年:干部带头抓路线,群众都是英雄汉;大批大干促大变,打坝一座迎新年。”看了这样的段子,让我至今有些振奋。当然,也为老田深入民间采访而感慨。

老田的散文乡土气息浓郁,具有强烈的生活感染力,用现在的话说叫做“接地气”。而我更喜欢他的那些富有思辨意识,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抗争精神的篇章。他看过吴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大气磅礴、咆哮如雷的黄河,也看过延川千转百回、蜿蜒曲行、默声无语的黄河。他思考,他领悟,因此《多彩黄河》中有了这样的感想——

流淌的黄河,仿佛永远流淌在我心头,她是我一生的最爱。在人生的旅途中,她时时影响着我。在我遇到挫折时给我无尽的力量,使我常常激流勇进,永不言退;在我意气奋时,又让我冷静思考,不骄不躁,继续进发。

翻看《眺望故土》一书,或记人,或叙事,或抒情,或评述,恰恰证明了一点,他热爱生活,热爱故土,热爱艺术,用心观察体验生活,关注现实,关照历史与未来,怀念故乡与亲人,评析文朋与艺友,讴歌创造与梦想,一路走来,事事皆留心,处处有文章,思想的火花不时喷溅出艺术的光芒。

当然,老田在散文创作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他一味追求真实,许多篇什就显得不够空灵,艺术的张力得不得很好的凸显。希望老田在今后的散文创作中,扬长避短,不断探索,努力丰腴艺术境界,充盈散文神韵,使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进一步把握好虚实结合的技巧,多创作出属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