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1日
综合新闻
02

“周总理”来了!

田希文在黄埔军校旧址前

花白的头发统一向后梳,浓黑的眉毛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身半旧的军装衬托得他更加精神。记者昨日在报社见到田希文时,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扑面而来。“周总理!”他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那个和蔼可亲、精神矍铄的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

田希文是渭南人,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1968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之后到上海国防科委二院工作。那个时候他只有20多岁,却已经与周总理有了几分神似。单位的同事看到他,常常跟他开玩笑说:“总理来了。”在上海工作10年之后,田希文回到西安,后成为黄河集团公司雷达设计所的高级工程师。他曾亲眼见证了东方红1号卫星、2号卫星、3号返回式卫星冉冉升起的宏大场面,亲自参与了地空导弹红旗武器系列的研制工作,并实验成功。

和不少同龄人一样,田希文经历了新中国从诞生到发展至今的历程,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不希望人们把周总理忘了,他无儿无女,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国家,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是他的家人,都应该记得他……”田希文平时就喜欢看军事题材的影视剧,加之周围同事都说他长得像周恩来,因此扮演周恩来成了他最大的愿望。他没事总会给周围的人讲讲周总理,讲到动情处总是忍不住拿腔拿调地模仿一番。“总理,讲一段!”也成了大家见了他必说的一句口头禅。

退休之后,为了更好地模仿周总理,他除了看红色电影、资料影片以外,还不断收集相关文字资料,同时,置办了中山装、红军服等行头。模仿不仅追求形似,更要求神似。为此,田希文每天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认真揣摩,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语态都要练上很多遍。而生活中,他也始终向总理靠拢,保持低调朴素的风格,一身黄绿军服穿了很多年。

2003年,田希文参加了西安地区举办的欢乐总动员模仿秀活动,通过模仿周恩来总理胜出。2005年,他获得了陕西省文化厅颁发的特型演员演出证,常常去各大高校做红色精神的宣传报告。他还在《G省第一夫人》、《向农民道歉》等电视剧中扮演过周恩来。但在讲演的过程中,他发现,不少人对周总理的事迹和精神并不了解。2012年开始,他萌生了一个想法——重走周总理曾走过的路。他从延安出发,把周总理走过的路、到过的地方,统统走一遍、看一看。田希文说,他深知革命的不易和艰辛,“那时候真的是非常艰苦的日子,我也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保持勤俭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所以我在八一前走到了南昌。这里见证了军队的诞生,是红色革命的根据地,来这一趟很是应该。”

田希文的追寻之旅走过了延安,到过广州、长沙、武汉,还去过周恩来的故乡——绍兴。沿着总理的足迹,他一路走,一路讲演,宣传红色革命精神。回程的火车上,他还为其他旅客即兴讲演了一段“要保持艰苦朴素精神”的内容。

他说,等走完了国内的路线,还想到国外去,沿着周总理的足迹,一路把红色精神宣扬到全世界。“等我走不动了,就出一本书,名字就叫《我扮演周总理的那些日子》,把我这么多年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去,让红色精神永远扎根在人们心里……” 本报记者 牛柊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