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11日
权益保障
03

用心为农民工服务的专职公益律师

“您好,我是孙蓉律师,您有什么问题,我们免费为您维权。”这句话,是陕西律师农民工维权工作总站专职律师孙蓉接待农民工寻求帮助时的标准开场语。“免费”这个词,孙蓉每次都说的格外用力,“我就是想让农民工们放下顾虑,知道我们是真心实意帮他们维权。”

2007年4月,听到陕西省将组建陕西律师农民工维权工作总站的消息时,当时专“打”经济案子的孙蓉想到了要尝试下从未涉及的农民工案件,本来计划只干一年的她,这一干就是七年。

很多人认为孙蓉有点“傻”,放着高薪不拿,选择这个工资不高,却常被人质疑的工作。曾经,法官拿着她的公职律师证仔细端详后质问她到底是不是律师、工作站是个什么机构?受援人反复询问她是否真的免费提供法律服务,问哪有这种事,是不是代理完案子再收费?可孙蓉说她不委屈:“中国有超过2亿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至少要影响到超过5亿的农村人口。他们辛勤劳作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仅仅希望能够获得属于自己应得的权益。他们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不仅关系到保民生、保人权,而且关系到保稳定、保和谐。我的工作能给这些需要帮助的农民工带来希望,这就值得了。”

每天孙蓉总是很早到办公室,整理材料,理清今天的工作要点,接下来一整天就在忙碌的接待来访人员和处理案件中度过。“每年10月份案子就开始增多,临近过年的时候,有时候一天能接待一百多人,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如果遇到第二天要开庭,那晚上还得加夜班,没办法,想想受援人满怀期待、充满信任的眼神,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得更好。”

能够坚持做一名专职公益律师,无私奉献可能是前提条件。外出开庭、取证的交通费、通讯费、电话费……这些都需要律师自己出钱,还经常给困难的农民工出路费、包食宿。同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也是她做公益人最多的感触。2008年办理王根娃人身损害案时,孙蓉怀有身孕。开庭的那天下着瓢泼大雨,到临潼斜口法庭的路泞泥不堪,当看到孙蓉时,王根娃第一句话就是没想到你真能来。等待开庭时,王根娃硬塞给她100元让她打车回去,推脱不掉她只好先收下,后来在休庭时孙蓉把钱交给他的妻子,嘱咐他的妻子回家后再转交给他。可是几天后王根娃专门从临潼赶到西安给孙蓉送来了土鸡蛋,“孙律师,我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这点土鸡蛋不值钱,但是绝对是农村的绿色食品,您怀孕要多保养身体。”没等孙律师拒绝,王根娃就挂了电话,把鸡蛋放到工作站后转身就走。

在采访中,孙蓉总爱重复一句话“农民工维权不容易。”她说,这些下苦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合同意识,等出现了用人单位欠薪后连个证明自己的有利证据都没有。还有一些农民工,干活只认识工头,等项目一完,工头跑了,连承建商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去讨薪。再加上一些用人单位,恶意隐匿财产,就是你打赢了官司,照样拿不到钱。

不过在孙蓉看来,随着法律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也有所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主动来寻求帮助,也敢与用人单位较真。“看到这些朴实的农民工因我们的工作受益,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坚持做下去。” 本报记者 钟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