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洞探幽
文/王静
礼泉夏属雍州,秦时称谷口县,西汉置谷口邑,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笔墨吟咏谷口。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
“一旦天贞逝水流,龙争虎霸几时休。子真独有烟霞趣,谷口耕锄到白头。”
诗中所言及的谷口即为礼泉旧县。相传,远在西汉武帝时,有一位名震京师的高士郑子真,弃官从田,离开繁闹京城,来到绿树成荫、云雾缭绕的九嵕山下。
话说这郑子真领略九嵕山的风光后,就在九嵕山麓的南面,凿洞为室,隐居耕读。早晨,旭日东升,朝霞满天,透过树林,霞光入室,因之,郑子真便把他的窑洞称为“烟霞洞”。
烟霞洞胜迹,引来历代许多名人学士寻访。
杏子黄时九嵕山脚下的山底村最是热闹,得了泉水滋养,这里的杏子汁水饱满、个大味甜,引来远近游人观光摘杏,车辆沿村口公路排列,多时延绵数里。
开车进村,直向东行,行至无路,转向北,村口清泉洌洌,汩汩有声,村妇碧水洗衣裳,儿童亲水嬉戏忙。
一行人溯流而上,小道弯曲,道旁草木丛生,野酸枣摇曳曳挑起满树小青果,毛山桃青涩涩沾一身细绒毛,沟底偶见果园、人家,道上时现野兔、山鸡,对面岭上奇石隐在碧树中,山鸟唱与密林里。一时间,风烟俱静,天山共色,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恍然世外。
相伴者皆畅然前行,直言:“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逢着路窄似无寻时,只需侧耳细听,山谷极静,地底下泉声虽极细极轻,却清晰可闻,欣欣然顺着这天籁至源头,至洞口。
洞口隐藏在山谷的石崖底下,洞里新修的水泥池与水管平行,泉水尽力涌向水泥管口。洞口不大,猫了腰探进半个身子,喝够了山泉,灌满了一瓶矿泉水,一行人皆欢呼雀跃。仔细打量:泉水盈盈,水深大约一胳膊,清澈透明,甘甜清洌,水底的鹅卵石历历在目。
这泉水出自石灰岩地层,清澈见底,无异味,属重碳酸镁、钠、钙型水,符合矿泉水质标准,已经被引水工程提取,成为农村饮水安全的水源地。
“叮咚……叮咚……”在这极度缺水的荒山竟会涌出这般鲜活的泉水!引众人直呼“神奇!”
遥想当年,子真先生可是如此赞叹?耕锄的可是谷中那方田?踩的可是那条道?书的可是这方风物人情?赞的可是这方物华天宝?都不得而知啊!
喈叹时事变迁,人生苦短,一行人喝着泉水,沐着凉风相跟着下山而去。
夕阳朗照,山明谷静,树花皆着金流彩;晚风轻拂,花开果熟,天地皆活色生香。地气渐涨,草木味浓,视野开阔,远山时现,村庄不远,城市也在南边的天幕上绘了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