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甜蜜”事业惠及更多职工
今年49岁的宁启林是商洛市山阳县人,他原是山阳矿业开发公司的一名职工,1993年企业改制后,他以“买断工龄”的方式和原来的企业彻底分离。开始在社会闯荡,先后卖过粮油、杀过猪、在路口和妻子开小吃摊、跑过出租,可以说饱受坎坷,收入仅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几乎没有任何积蓄。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宁启林的命运。说起这个机会,宁启林毫不含糊地告诉记者,就是通过县总工会举办的培训班学会了养蜂。“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甜蜜,这一切要感谢工会给我们提供的免费培训啊!”宁启林如是说。
事实上,如今在山阳县已经有1069名像宁启林这样的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开始养蜂。全县养蜂户已经达到200多户,其中有16户典型示范户和5个养蜂基地,并由县总工会出面成立了4家专业合作社。养蜂事业已经让很多职工尝到了甜头,尤其是随着县总工会养蜂专业培训班的不断举办,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养蜂业逐渐成为当地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像宁启林,2011年参加培训班后,如今的养蜂规模已经达到60箱,去年收入两万多元,今年已经突破5万元。为了扩大生产,宁启林和妻子又在附近城关镇卜吉沟村租用了36亩地,实行“林下经济”。
而在该县柏岩镇,51岁的潘春权创办的养蜂场成为该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养蜂示范户。没有养蜂之前,老潘常年在西安、户县等地的建筑工地搞技术活,虽说一年也挣不少钱,但老潘总想自己干点事情。当他听了县工会养蜂培训班的课后,老潘迷上了养蜂,几乎每次培训他都到场。如今,老潘不仅自己养蜂,还带动了和他一样的几个农民工实现了创业的梦想。就拿老潘来说,如今每年纯收入在七万元左右。光每年卖蜂的收入都在3.5万元左右。
该县天竺山镇返乡农民工王发林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有今天的创业成果,全是县总工会的功劳。山阳县总工会副主席陈学斌告诉记者,县总工会主席自己爱好养蜂事业,近年来自己亲自编写教材,亲自授课,手把手给下岗失业的职工和返乡农民工传授技术,把致富经传到了1000多名职工和农民工手里。用山阳县总工会主席卢涛的话来说,那就是“办一期培训,建一处基地,带动一批就业,脱贫一片职工。”
如今,在山阳县,职工向工会求教养蜂,工会干部下基层指导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秦岭深处苍龙岭腹地,处处都有工会干部的身影,他们深入一线,传经送宝,把养蜂这一“甜蜜”事业不断扩大,让更多的职工实现了创业的梦想。 本报记者 兰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