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全长1344公里的本格拉铁路全线竣工
“中国标准”提速安哥拉铁路
(上接一版)
大量原料设备来自中国,培养一批当地技术工人
本格拉铁路从设计到施工全部采用了中国铁路的建设标准,带动了钢轨、水泥等建筑材料、通讯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运营机车、车辆等中国产品的“集体闯非洲”。
“铁路开工以来,先后从中国国内采购水泥160多万吨、钢材近2万吨,铁路所需钢轨约10万吨,光缆电缆线超过1200公里,车站站场设备和铁路施工机械装备1万多台套。带动进出口贸易达30多亿美元。”参与铁路物资转运任务的中方公司负责人张选介绍说。
本格拉铁路不仅带动了中国出口,也拉动了安哥拉内需。
2009年,安哥拉政府为尽快缓解交通压力,在整个工程才完成1/3时,提出了边施工、边运营的要求。考虑到当地的实际困难,中方公司迅速调整施工方案,提前分段开通了洛比托至万博、万博至卢埃纳区间的营运列车。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亲自为本格拉铁路分段通车剪彩,而分段开通的本格拉铁路,列车趟趟爆满,场面如同中国春运。
不仅如此,本格拉铁路的修建还为安哥拉当地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
20余名中国工人长眠他乡,安哥拉将建纪念碑
本格拉铁路建设历时7年,先后有5000余名中国铁路建设者来到安哥拉。当铁路工程延伸到安哥拉第二大城市万博时,中国建设者开始直面地雷所带来的威胁。
据联合国统计,遗留在安哥拉的上千万颗地雷绝大部分就埋设在万博地区的铁路沿线。经过中安双方协商,决定先由安哥拉政府组织工兵在铁路两边各12米的区域进行排雷。即便如此,施工仍然受到极大的威胁。
2008年,工程第二项目部47岁的运输车驾驶员王权在运送枕木时,汽车前轮引爆了一颗反坦克地雷,他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永远闭上了双眼。
“在长达7年的本格拉铁路建设过程中,我们有20多名中国工人被疾病、地雷等夺去了生命,长眠在异国他乡。”一位中方负责人告诉笔者,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已经同意在首都罗安达附近建设一座中安友谊纪念碑,以永远缅怀为安哥拉战后铁路重建做出牺牲的中安两国工人。 (陆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