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19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法制 上月27厅官违反八项规定被处理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带着婆婆回娘家的好媳妇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社会·法制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法制
04

带着婆婆回娘家的好媳妇

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回娘家”歌:“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支花,身上还背个胖娃娃……”那样浪漫的情调对于柞水县凤凰镇周垣村35岁的农家媳妇詹诗青来说,却无法实现,因为她每次回娘家时,都会用轮椅推着自己生病的婆婆一起去。

带着婆婆回娘家

詹诗青1979年生于柞水县杏坪镇詹家湾,22岁嫁过去,好日子没过到两年,64岁的婆婆鲁庆洲就因患高血压导致半身不遂,一下子就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婆婆虽然有三子三女,长子夫妇在山东淄博市工作,次子夫妇经常在外打工,三子在银矿上班,三个女儿也都已出嫁。照看伺候年迈公婆的重担,就落在她这个24岁的小儿媳身上。邻里乡亲很担心,这样一个年轻的媳妇能照顾好婆婆吗?何况这也不是她一个的责任。

婆婆瘫痪后,詹诗青的生活彻底发生了改变,她的一切都要围着婆婆转,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甚至带孩子出门转转、到同伴家串门都不方便。但她没有怨言,没有半点犹豫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责任。她经常用轮椅推着婆婆到镇上看病打针,或者到处转转、看看,给婆婆讲这说那。每逢节日或娘家有事,她都会推着婆婆回詹家湾的娘家。

十年如一日与婆婆同居一室

从2003年婆婆瘫痪至今11年,詹诗青一直和婆婆同居一室,始终如一地照顾婆婆。

热天,她每天晚上睡前都要为婆婆擦洗身子;冬天,用暖壶早早为婆婆暖热被窝,进“九”了干脆与婆婆同睡一床,为婆婆暖脚、揉腿。年轻人都好瞌睡,而她要不时地照顾婆婆翻身、盖被,整夜整夜睡不成一个囫囵觉。她经常为婆婆洗头洗脚剪指甲,勤洗衣被换床单。天天为婆婆洗脸梳头、擦洗身子。病久了的人要么长褥疮,要么身上、床上都有一种难闻的气味。但她的婆婆无论身上还是房里都是干干净净的、啥气味都没有,邻里大妈大婶都爱坐到她跟前闲谝。邻里们都说,走进鲁大妈的卧室并不像有个常年瘫痪的病人,而是整齐、干净,没有一丝异味,她瘫痪十多年身上从没起过褥疮。

心里只有婆婆

邻居王昌兰说:“鲁嫂子瘫痪的头几年最为严重,面部口腔麻痹、嘴脸歪斜、口水直流,诗青天天顿顿给她喂饭喂水喂药,就像喂小娃一样细心、耐心。开始怕烫了,总要先自己尝一下温度再喂她,婆婆吃剩下的诗青自己接着吃,谁看了不受感动哦!”詹诗青说:“病人心窄,自卑又多疑,我和婆婆合用一把勺、同吃一碗饭,婆婆心里踏实,知道我不嫌弃她!”

每次乡亲们有红白喜事,诗青到那里去送礼做客时,宴席上的糕果点心饼干她舍不得吃,都要带回给婆婆吃。诗青到哪家帮忙,吃饭时总先给婆婆端一碗回去。她的孩子也十分懂事,学妈妈的样子,孝顺祖母。不管是亲友探望病人带的食品饮料,还是家里有好吃好喝的,从不动一下、都让祖母先吃。还时常从学校里带回发给自己的牛奶、鸡蛋、面包、火腿肠给祖母吃。

有一个传承爱心的好母亲

邻居们都说詹诗青能够做到这样,归功于她有一位娘家好母亲刘莲芳。刘莲芳在詹家湾就是公认的贤妻良母,孝顺公婆、口碑甚好。她经常告诫诗青:“娃呀,人都是要老的。老了本身难,有病更可怜。婆婆也是母,你切莫慢待。莫要别人骂你有娘生没娘指教哇!对婆婆的孝顺,就是对我对你父亲的孝顺,也是给你后辈树立榜样呢!”诗青牢记母亲的话,所以从不推诿、不扯皮、不攀比,心里再憋屈,也总是轻声细语跟婆婆说话。独自承受着这一切艰难困苦和劳累,惟恐婆婆受半点委屈。

祸不单行,2010年,79岁的老公公又患病卧床不起,可谓“雪上加霜”,诗青愈发劳累,这边刚给公公喂完药,那边又要给婆婆擦洗,就这样她也毫不懈怠。

婆婆比詹诗青还高一头、体重是诗青的两倍。头一两年里每次扶起放下,瘦小的詹诗青都累得满头大汗、直喘粗气。每每说起自己的媳妇,鲁大妈都眼里含着热泪:“要是没有这女子,我恐怕早已化成泥土了。这女子就是我的命、就是我的福。”

有人问詹诗青累不累、烦不烦?她说:“我习惯了。婆婆是我的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进门有妈喊,也是一种幸福啊!” (宋奇瑞)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