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央企负责人过高收入将调整
严禁因职设定消费定额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日前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关于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对未来7年的改革实施工作作出整体安排,突出了每项改革举措的改革路径、成果形式、时间进度,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总施工图和总台账。
□焦点1·国企薪酬
调整国企收入分配秩序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搞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存在薪酬结构不尽合理、薪酬监管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中央企业负责同志要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正确对待、积极支持这项改革。
>>揭秘
央企负责人年薪怎么算
据了解,目前国资委对央企负责人实施绩效薪酬,分为基本年薪和绩效奖金。基本年薪与上年度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联系。此外,每年国资委与每家企业签订年度责任状进行考核,企业安全生产、经济增加值、节能减排情况、自主创新等都会影响考核结果。最终考核结果等级越高,央企负责人绩效薪金也越高。
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国资委下属的央企负责人平均年薪在65万至70万之间。
此次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还在审议。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曾公开表示,国企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绩效、风险、责任等确定,不断完善企业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与企业管理人员分类管理相适应、与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
□焦点2·职务消费
严禁因职设定消费定额
习近平强调,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是改作风的深化,也是反“四风”的深化,国有企业要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表率。要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除了国家规定的履职待遇和符合财务制度规定标准的业务支出外,国有企业负责人没有其他的“职务消费”,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坚决根除。
>>现状
个人吃穿算为职务消费
在很多国有企业,“职务消费”过度,拿国家的钱充大方。不少国企管理干部的“职务消费”不是以企业的合理支出为标准,而是在企业财力允许范围内设置“职务消费”的最大值,逼着管理干部“瞎造”,出现“花得再多不会受惩罚,省得再多不会受奖励”的怪事。
在一些国有企业,“职务消费”得不到有效监管,已经成为滋生“软腐败”的温床。领导干部将个人的吃、穿、住、行、医、玩囊括到“职务消费”中,办公室装修、配备专车、体检、疗养、请吃等等,都可列在“职务需要”的名下。
□焦点3·考试招生
形成多元录取招考模式
习近平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总体上看,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符合国情,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在充分论证搞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试点先行,分步实施。
>>进程
逐步扭转“一考定终身”
按照目前披露的信息,分类考试方面,外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根据这些改革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改革,将有利于消除“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减轻学生应试压力,扭转“考什么学什么”、分分计较等应试教育倾向。根据我国整体计划,高考改革将于2017年推广实施,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具体方案需要在今年公布。
□焦点4·媒体融合
建成几家新型媒体集团
习近平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观点
二者合并将成历史必然
对于未来网络和传统媒体的融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二者的合并将成为必然。未来的发展有三个要点。首先是有好的内容,这是传统媒体的强项;第二要有技术支撑;第三是用户洞察,传统媒体本身的市场洞察不够,而互联网公司则非常强大,他们通过大数据等多种手段,最大可能地开发市场。传统媒体需要与互联网公司紧密结合,这才是互联网时代下新的资源配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