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20日
一线新闻
03

好医生陈绪武

在安康市白河县,只要提起陈绪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对他的印象与评价最质朴最简单的一句话是“陈医生是个实在人”。缘由是他为患者看病基本不开高价药,不开大处方。由此,几十年来,在患者和同事们的心中都认为他太老实。面对陈旭武一家四口挤在只有三十多平米的房子里,而且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治病还背负着经济债务。有很多人便私下里说,只要他每月稍微开几个大处方,他的家也不至于还这么清贫。可他却不以为然。面对记者采访,他那被岁月写满沧桑的脸绽放的笑容是那么的亲切和真诚,他说:“黄金有价药无价,我们医生就是干良心活,如果哪个药贵就开哪个药,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曾经,白河二中有位女教师的儿子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出现腹泻、精神萎靡不振等状况,多处问诊均不见好转,女教师带着儿子找到陈绪武,请他给孩子诊治。经过细致地诊断后,陈绪武只给孩子开了几毛钱的药片。女教师将信将疑地领着孩子走了。几天后,她打来电话,欣喜地告诉陈绪武,孩子身体状况恢复得越来越好。

作为医生,陈绪武不仅时刻认真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更坚持恪守医德。有一次,临近半夜时分,一位老人突然发病,送到医院时手脚冰凉,牙关紧闭,陈绪武得知情况,迅速从家里赶到医院诊治,为病人开了一针药剂,注射后不久,病人便恢复了知觉。病人家属当即拿出1000块钱,硬是要塞到陈绪武的手里,陈绪武抽出手,微笑着对病人家属说:“这些钱还是留着给你母亲买些营养品吧”。像这样的事例经常发生,但从医41年来,陈绪武已经记不清拒绝了患者和家属多少次这样的“礼遇”。

1992年的一天,职工彭贵能带着妻子到县医院做引产手术后,身无分文,陈旭武二话不说就将他们带回家中,一住就是十几天,短短十几天,仅生活费就花了近千元,有人问他:“您跟这些人素不相识,为什么要把他们领回家里住呢?”他笑着说:“虽然不相识,但看着他们睡在医院的院坝里,心里实在难受啊!”那些贫穷交不起住院费的农村病人找陈绪武医治,经常吃住都在他的家里。有人替陈绪武算了一笔账说,他家里一年平均每天都有六七人吃饭,自他1988年进县城到现在,他们照料病人及家属的生活费开支至少在3万多元以上。

今年59岁的陈绪武,已在医疗卫生战线工作了41个春秋。今年8月,陈绪武退休,但应广大患者要求,又被医院返聘到了内科门诊工作岗位。 本报记者 杨志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