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27日
综合新闻
02

化身月饼券 藏进礼品册

高价月饼披上新款隐身衣

想买高价月饼?网上有。担心被人知道?快递礼品能改名。有了月饼券不想提货?放心,可回收。

距中秋节还有十几天的时间,但月饼销售的热潮已然兴起。笔者走访调查发现,众多实体商店的月饼多为平民价格,但网上却有不少高价月饼售卖,且花样迭出,交易渠道也是不断翻新。

登录某知名购物网站可以发现,高价月饼依旧存在且数量不少。

而且,高价位月饼中,一部分以月饼券的形式出现。在某网店,有月饼兑换券标价1299元,礼盒中有13块月饼,总净重1500克。据客服介绍,“这是一款高端产品”,并且强调想要送礼有面子,这是很好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月饼券的出现,与单纯售卖月饼的一大区别,在于它的可回收性。

笔者在某购物网站搜索“月饼券回收”,很快出现了322件“宝贝”,众多商家都提供了网上回收月饼券的服务,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糕点、甜点品牌。

据介绍,月饼券的回收有两种方式:同城的人多采取“线上议价、当面交易”的方法,想卖月饼券的人先在网上将月饼券的图样发给收购方,双方商量好交易价格后再进行线下交易;如果距离较远,多是由售卖方先做一个“宝贝链接”,收购方先付款,在收到售卖方快递的月饼券后,再点击“确认付款”。

当笔者表达“有购买记录怕被查”的担忧时,客服给出了“妙招”:“可以当面交易,验证真伪后再付款。当面交易,就不用经过网站付款,购买记录就不会显示在网站页面上了。”据笔者了解,该网站出售此类兑换券的商家多为中间环节代理商,而非月饼或蛋糕店实体店铺。

除了传统的月饼兑换券,笔者在购物网站上还发现了今年较受欢迎的“礼品册”——“中秋月饼礼盒提货券,二十选一礼品卡册”等。

笔者在某知名购物网站上搜索“中秋礼品册”,共搜索出2376件商品,价格从130元到7999元不等,外形与相册类似,制作精美。

这些上千元的礼品册都卖些什么?其中,一款包含月饼、黄花鱼、红枣、蜂蜜等8种常见食品在内的礼品册,标价2998元。除此之外,要在网上搜索到与月饼相关的价值千元以上的礼品册,并非难事。笔者查阅了网页下方的商品评论,发现网友购买此类礼品册的目的基本都是“送礼”。一位网友称:“拿来送礼很合适,领导夸我买得好,多谢店主,商品棒,快递隔天就能到。”

据介绍,礼品册之所以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自选性。有客服称,“礼品册制作很精美,优点是让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的商品。”客户在收到礼品册后,可以像点餐一样选择心仪的商品;同时,既可以到网上兑换,又可以上微信微店或者直接电话兑换礼品。

此外,几家客服纷纷表示,“我们有非常多的政府单位和国有企业客户,肯定会为他们保密的。”

而当问及发票问题时,客服很爽快地表示可以根据顾客要求开具办公用品、耗材、服务费等不同类别的发票,甚至可以适度开高金额,只要将订单号与要求备注给客服即可。

那么,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及严格反“四风”的大环境下,如何彻底遏制不正之风,过一个风清气正的中秋节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认为,从文化上看,中国仍然是一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节假日讲究人际交往,因此喜欢送礼。看见别人送而自己不送,就担心机会会比别人少。

专家指出,想要遏制不正之风,还得从制度入手,监督机制和舆论机制都应跟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都要形成良好氛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现在相关部门出台的一些规定,可以让社会更加清明,“作为老百姓,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不跟风,不推波助澜”。(赵晓航 管璇悦 苏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