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13路公交的“小宝贝”
在西安13路公交线路,沈小宝这个孩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亲昵地叫他“宝宝”,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精心照顾。
与沈小宝的缘分始于2008年,他是站房旁边小卖部老板的侄子,只有5岁大。因为父母分开的缘故,孩子一直跟着开小卖部的姑姑生活,对这个平日里只能靠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的小店来说,多养一个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时任副队长的张毓斌在得知了这个情况后,首先向这个孩子伸出了援手,将自己孩子穿过的小衣服、看过的童话书、玩过的玩具全部整理出来送给宝宝,每次来到站上总要给孩子带些零食。在他的带动下,13路的职工们也关注起这个孩子,有时这个“爸爸”给孩子买一件新衣服,那个“妈”给孩子买一双新鞋子;有时这个“爸”带孩子去洗澡,那个“妈妈”带着宝宝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去逛公园……站务员甘小珍对这小家伙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她说:“我们都是为人父母的人了,看到宝宝从小就没能感受过父爱、母爱,打心底觉得娃可怜,就把他当自己的‘碎木犊’。我们还时不时地带宝宝去吃个肯德基、麦当劳,为的就是不想让娃觉得他和别的小孩不一样。”
还记得有一次,宝宝的姑父突发急病住院,情急之下,姑姑把孩子交给了13路当班调度员郭锦艳照看。也许是因为宝宝和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缘故,郭锦艳一直抱着宝宝,舍不得离手,可是在郭锦艳温暖的怀抱里,宝宝却一直哭个不停,她摸了摸孩子的头才发现孩子发高烧了。她赶紧和同事张娟一起打车送孩子去医院,交费、看病、打针,一刻也不敢耽搁,直到看到宝宝的体温慢慢降了下来,她们才松了一口气。事后,宝宝的姑姑得知此事,拉着她俩的手说:“谢谢你们呀!我和娃他姑父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这要不是有咱13路师傅们帮忙,俺都不知道咋办呀!”说罢,眼泪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
在大家热心帮助下,四年过去了,宝宝每天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站在门口迎接“爸爸”和“妈妈”,看到“爸爸”“妈妈”下车,他会立刻赶上前去,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进调度站。每当有新玩具时,他也总会最先想到去站上给“爸爸”“妈妈”炫耀一下。有一次,老家亲戚来西安,带来了土特产,宝宝见后大把大把地往兜里装,姑姑纳闷地问:“宝宝,你这是干啥呀?”“我把这拿到站上给‘爸爸’‘妈妈’们尝尝。”说罢,蹦蹦跳跳到站房去了。
现在,由于线路调整,13路搬迁至水岸东方站,但是13路的“爸爸”“妈妈”和宝宝的缘分并没有中断,大家只要有时间都会带着东西去看看宝宝,陪他做作业玩游戏,让宝宝感受到来自13路“父母”的关爱。
本报记者 钟洁 通讯员 梁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