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红了
·赵松伟·
独自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下泛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思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
窗外,秋风瑟瑟,阴雨缠绵。这样的天气持续几天了。小区里,阵阵微风吹过,满地落叶飘零,向人们展示着秋天的凄美。
看了下日历,中秋节快到了。想起了远在家乡的父母,这个时候可能正在期盼我的音讯。拿起电话,听到嘟嘟的声音后,耳旁传来母亲欣喜的声音。电话里问候了二老,询问了家里的收成,听母亲讲,今年秋季雨水少,玉米、棉花收成不如去年,唯独高粱长势喜人,穗大粒饱。
挂断电话,思绪还沉浸在家乡的美好。想着远方的亲人和故土,想着梢头上挂着沉甸甸,被秋风吹红的高粱穗子,心中裂开了点点记忆,犹如一枚铜镜,虽经岁月浸蚀,依然能在浩如烟海的往事中,折射出些许的异色光辉。
我的家乡地处华北平原,土地辽阔,四季分明,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及五谷杂粮皆种植。比如高粱,夏初种上,经过几场透雨,不经意间就“噌噌”地窜高了。
高粱的生命力极其顽强,不管种在哪里,都能发芽、拔节、开花、结果。所以,夏初时期,家家户户都种植高粱。有的单独种植,有的与玉米、棉花交叉播种,还有的把它插在沟边、畦沿儿。高粱种下约一周后,开始发芽,茎细叶瘦,颜色黄绿;一场透雨过后,茎直叶碧,亭亭玉立。
高粱长大了,长高了,吐穗了,能埋着牛,藏着人,也引来了无数的鸟儿。它们划过碧蓝的天空,扑闪着翅膀站在高粱梢头,争相掠食。一阵风儿拂过,满地高粱沙沙作响,翩翩起舞,惹眼美丽。这时的高粱外表看似柔弱,却有着坚硬的品格,即便是经过暴风骤雨,沉重的穗头陷入泥中,但只要太阳一出,仍会艰难地挺起腰杆,向人们展示饱满的籽粒。
立秋后,满地的高粱红了。乡间的田野里到处挂着沉甸甸、红灿灿的高粱穗子。每株高粱的脸上挂满了羞红的喜悦,掩饰不住成熟的情怀。秋日的余晖照在红红的高粱穗上,如亮丽的晚霞,映红了天边的云彩。显尽“夕阳西下,风光无限好”。
秋风起,高粱熟。每年中秋节后,家乡的高粱熟了。红红的高粱将四周的风也染成了橘色。这个时候,人们将成熟的穗子用镰刀从梢头割下,扎成捆拉回家。经过晾晒和摔打,饱满的高粱籽脱壳而出,珠圆玉润,色泽暗红,仔细闻闻,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高粱籽可直接用来蒸饭、煮粥,也可磨成面,做成饼子、糕等。特别是蒸出的糕是火红色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高粱除了可供人们食用外,还可用来酿酒、酿醋,酿出的酒味道醇香,醋味浓郁。
脱粒后的高粱穗,可用来扎扫把,那红红的带着紫色的壳像孔雀翎上的斑纹,星星点点,漂亮极了。地里干枯的高粱杆被人们拉回家跺起来,当作冬天烧饭用的干柴。有的家里的能工巧匠,用高粱杆梢头的杆子制作成篦子,送给亲戚朋友,甚至有的还拿到集会上去卖。
这些年,随着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大面积种植高粱了,而是选择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去种植。偶尔发现几处红高粱,那也是人们对过去艰苦生活的一种回忆。
遥想当年家乡的红高粱,就会思念无限,它是我童年时代的美好鉴证,也是我在农村生活的缩影。这种情感,让人无比眷恋。
猛然间,感觉手指微烫,才发现烟头已燃尽。当我回过神来,才发现有些看似平淡和寻常的事物,一同随岁月走远,曾经的那些特殊的境遇和心情已被染上永恒的情感色彩,简单的事物变得不再简单,有些事反而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心境如此,人亦如此,高粱也如此。 (运销彬长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