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英年早逝南都美女副总编辑:一生只爱三月花
10月18日上午8时30分,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王钧因病去世,年仅43岁。
她让人印象深刻,娃娃脸、大眼睛、笑意盈盈。她出生于1971年,取名王钧。钧,有雷霆之意,亦喻可造之材。“太拼命了。”所有人都在说。
中国人说少不入蜀,天府之国过于丰饶和恬适,会消磨年轻人的进取心,但长于斯的王钧却充满张力,以至于后来她有了一个“永动机”的外号。
1980年代末,王钧考入中山大学,从此再也没离开过广州。
1997年,《南方都市报》创刊,王钧成为最早的一批记者。1990年代末期,是中国市场化媒体的黄金时代,王钧和同事们睥睨权威,不拘一格乃至目空一切,相信新闻记录时代,传媒改变国家。
2003年,程益中、杨斌等人带领南都160多人,北上创办《新京报》,王钧选择留守,担任《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主任,她领导的部门成为广东新闻界的一面旗帜。目下该报核心中层多出自于此。
南都东莞新闻部主任钟跃东是王钧的老部下,他说,“在南都干了17年,她似乎燃烧了一生的精力。”
2011年,王钧已查出癌症,但她依旧主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报道项目,组织百名记者奔赴各地采访。她给参与记者开了十几本书的书单,自己也读。
2012年初,王钧的肉瘤向全身扩散,先后做了14次手术,但依然有17个肿瘤留在体内。丈夫李晓东说,每次开刀,王钧痛得浑身打抖,但术后一两天就回去上班,“她放不下报社的事情”。
2014年6月16日,王钧在朋友圈就发了最后一条记录,关于南都改版,“她开始艰难转身,前景未必无限风光——”
2014年10月18日,王钧走了,带着她的心气。诸多南都人心情沉重。“永动机停摆了”,钟跃东说。
一生恰如三月花——看得到开始,猜不透结局。说的是纳兰容若,早逝才子。他的很多词王钧都熟记于心:“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背灯和月就花阴,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 (宗合)
王钧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