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04日
工会新闻
03

工间操“遇冷”是管理不给力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了工间操,《齐鲁晚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与政府机关一直保持工间操传统的火热相比,企业单位推行工间操却不怎么常见。

近年来,上世纪80年代曾经十分红火,被作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必修课”的工间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与此同时,由于工作节奏快,工间操走远了,亚健康临近了。据有关国民体质监测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人口的身体素质正呈下降趋势,颈椎病、腰椎病的就诊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年轻患者所占比重不断升高。

据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的研究表明,工间操可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职业人士的管理能力、精神状态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工间操如此事半功倍,用时不多、花费很少、简单易学易于开展,况且关于工间操的普及和推广,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多次形成文件下发,但是效果似乎并不乐观,这固然由于这些文件只是指导性的,不具有强制性。更重要的是由于一些单位领导不重视,认为工间操可有可无,一味地追求效益而忽视了职工健身的重要性。

一提到工间操,一些单位总以没场地、没时间为借口,其实只要单位想搞,就一定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不拘泥于某种形式,没有场地的员工可以分成几批做、错开时间做,随便找个边边角角的空间,也都可以做操。据记者了解,在推广工间操的过程中,单位支持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间操制度的实施。

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上世纪60年代,相关部门都会不定期地抽查各单位工间操的执行情况,同时,单位是否组织工间操,也是评先、选优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让工间操回归,单靠企业单位自觉,的确不太现实,只有设法从管理上,采取多种形式落实文件才是根本。 (冯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