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调查报告发布
物价高收入低导致居民购买力难提高
本报讯(记者 钟洁)陕西居民的消费购买能力如何?日前,陕西省统计局公布的“陕西城乡居民消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居民收入总体较低,城乡居民一致认为物价水平较高,加之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或多或少挫伤居民消费的信心。
据悉,此次调查样本的选取多为中小县区,经济发达程度中等,较为真实地反映了陕西占比较大的中小城镇及乡村的消费水平。调查结果显示,价格、收入、商品质量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三大因素,55.7%受访者选择收入因素,76.2%受访者选择价格因素,59.2%受访者选择商品质量因素,只有8.5%受访者选择购物环境因素,另有3.8%受访者选择其他因素(主要是注重品牌、根据需要消费)。
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22.5%,1000—3000元之间占45.4%,3000元及以上占31.4%,收入总体较低。受访的551人中,收入比上年减少占27.8%,比上年增加占23.8%,与上年基本持平占48.5%。在受访者中55.8%选择收入是影响自己消费的主要因素。在高物价的情况下,而收入总体水平不高,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造成居民的购买力受到限制且难以提高。
物价水平成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56.8%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3.6%的受访者选择物价水平很高,29.6%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一般,说明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对物价水平的感受都是较高。同时,受访者中76.2%的人选择价格是影响自己消费的主要因素。
质量因素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59.2%的受访者选择商品质量是影响自己消费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毒奶粉”、“地沟油”等假冒伪劣商品事件时有发生,消费环境、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因为担心买到不合格的产品,而减少了正常的消费,极大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信心,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此陕西省统计局工作人员建议,要解决“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大众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还要科学建设、严格管理各类消费市场。同时,加强商业网点建设,线上线下齐头发展,方便全省百姓消费,才能繁荣陕西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