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08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三让徐州、三顾茅庐、隆中对质疑 国画 大聪画书映像 遗忘一棵树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大聪画书映像

?徐志刚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圣人两千多年前在《孟子·告子上》里这段著名的话,“舍鱼斋”斋主、集书画印于一身的徐伟聪很是认同。

徐伟聪,又名大聪。早年师从陕西书法篆刻名家程克刚、李滋煊等老先生。书法从二王《圣教序》入、兼及其它,如颜真卿、黄山谷等,对明清书家亦有研究。篆刻从秦汉印入、上追战国古玺,近代则以吴昌硕和黄牧甫为范式。近年来,更注重对秦砖瓦纹和陶印的研究。几十年的日累月积,临池不辍,使其书法和篆刻风格均大胆诡异、偶出常理、放浪恣肆。

在其扎实的书法和篆刻实践的支撑滋养下,大聪近些年将他的艺术实践扩展到了绘画领域。绘画中,大聪广泛涉猎和研习了中外近现代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尤其是八大、石涛、黄秋原、黄宾虹的绘画艺术和近唐以前的中国绘画、敦煌壁画,并在造型构图和着色等方面多有借鉴。对我国民间艺术,诸如剪纸、皮影、纸马、社火、老腔、戏剧等原生态艺术更是喜爱有加,把玩于手,汲取在心;其作品强调个性化、趣味化;着色、布局、造型、构图、笔法、墨法、题款均变形扭曲、大胆诡异、不落俗套,在真假美丑逻辑和非逻辑的关系间给观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大而化之、似是而非。“变换神奇懵懂间”,把“不似之似”推到了极致。看似信手涂鸦,东倒西歪,粗服若济公,但骨子里却正气凛然。2012年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联和西安市美协组成的“西安市优秀中青年画家评审委员会”共评出30位2012——2015年度西安市优秀中青年签约画家,大聪名列其中。

“信笔涂鸦”似的大聪花鸟以小品见多,不拘于形、色;笔情恣纵,逸气横生,构图以气韵为重,常置其它于不顾,不足之处则用款云补其意。在大聪的小品里,驴最有味道。和黄胄不同的是大聪笔下之驴多为病驴弱驴、驴象扭曲、驴瘦毛长。驴眼里更是充满了驴们不尽的委屈、哀伤,充满了驴们对人类自以为是不尊重自然的怨恨与批判。而黄、尚笔下之驴,只是着重描绘和把玩了人类视角下驴儿们的憨态。至少是在绘画中,缺少“驴道主义”,对驴们的悲情无动于衷。西人巴勃罗·毕加索说:“画家的眼睛,可以看到高于现实的东西,他的作品就是唤起人们的想象”。在对驴们的描绘上,“驴道主义”的大聪似乎要唤起观者对人为了自身利益不计其它的恶行给地球上其它物种造成伤害的罪恶感和忏悔意识。

康有为云:“能移人情,乃为艺术之极则”。从这些驴身上,除了看到驴的纠结与委屈外,我还看到了画家的苦闷与纠结。貌似“驴道主义”下的病态、扭曲的驴,其实就是画家纠结于鱼和熊掌间的最好写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生活和绘画中,大聪都十分喜欢游山玩水。起初对黄宾虹的研习,使得他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肌理有了深刻理解,随后对黄秋原、石涛、八大山水画的研习,更使他深得中国传统山水画之奥秘。中国画讲求以书法之笔墨用笔入画,对大聪而言,可谓向鱼问水。得益于大聪书法所打下的笔墨功力,大聪山水对线条笔墨的把握十分到位,或密或疏、或干或湿、皴搽点染、有笔有墨,随机幻化自有心得且异于常人,书法功底一般的画家皆难望其项背。得益于其在书法、篆刻上的艺术修养,构图上,大聪山水亦常常是弄险救险,布局构图出乎意料。受八大、石涛们的影响,幻化于自然的大聪山水,笔墨淋漓,萧散荒寒。借助于大聪的书法成就,其作品上的题款更是遂意恣肆锦上添花,成就了大聪山水的一派文人气象。

如果说多年前大聪给书斋取名“舍鱼”时心中纠缠着鱼和熊掌心物转换的纠结和迷茫,板凳愿坐十年冷。今天,他孤独、决绝、自觉、十分难得地坚守着他的艺术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外界肆扰。让我们祝福他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