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23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法制 138起欠薪案例揭示建筑业“层层盘剥”食物链 职业证书“挂靠”形成利益链条 倒卖机票数据产业链摸底:十几元买一条乘客信息 图片新闻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社会·法制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法制
04

138起欠薪案例揭示建筑业“层层盘剥”食物链

“我在建筑工地打工14年了,年年欠薪,年年讨薪,这些艰辛的路,说出来都掉眼泪。”来自河南的建筑工人张克俭说。至今,他还没有拿到去年的工资。

时值2014年年尾,农民工群体再次面对劳资纠纷易发期。

12月5日,由多所高校“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计划”、公益组织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发布的《当代建筑业欠薪机制与劳资冲突调研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在拖欠建筑工人工资环节中,劳务分包企业与开发商分列前两名。

7年138起欠薪案例,揭示建筑业“层层盘剥”食物链

“自2003年时任总理的温家宝替农民工讨薪以来,中国建筑业的劳动关系开始发生调整和变化。”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李大君说,“最具代表性的政策,是试图以建筑业劳务分包公司来取代‘包工头’,以规范建筑劳务市场。”

建筑业的劳务分包制度,始于2005年。当年8月5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文件指出:“从2005年7月1日起,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按规定,到2008年,建筑施工企业须成立自己的建筑劳务公司。

但《报告》调查显示,2008年至今,建筑业“层层盘剥”的“食物链”仍普遍存在。这条利益链的顶端是开发商,下一层则是建筑劳务公司。

《报告》显示,在拖欠建筑工人工资环节中,劳务分包企业与开发商分列前两名,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43.5%与31.2%。

相对而言,“欠薪包工头”所占比例仅为13.8%。总包施工企业在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环节所占比例,仅为7.2%。

《报告》认为:“劳务公司通过向不具备资质的私人包工头提供资质,赚取挂靠费用。而具体的一线工人的招募和组织管理,仍旧由最基层的包工头来完成。这样一来,建筑施工企业将用工责任转嫁到包工头身上。”

“在建筑工程分包的过程中,每经过一层,下家都需将工程承包价的少则百分之几、多则百分之十几,上缴给‘上家’和工程监理。就在这种利益链条中,无论是工程质量还是工人工资,都无法得到保障。”《报告》总结。

在138起案例中,层层分包与转包的比例高达97.1%。

“按照约定,全额结算”仅占一半

山东籍建筑工人李建华告诉笔者,他为讨要工资打了4次官司,“次次都输”。

他的第四次诉讼,目前仍在进行之中。“从仲裁到一审、二审,法院都是依据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判劳务公司给工人发放工资。”近日,他们又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他并不乐观。

《报告》显示,建筑工人即便经过司法途径,全额结算工资的比例也不高。

从讨薪的结算标准来看,“依照约定,全额结算”的比例仅为44.9%。即便加上“年底结清”的部分,也只有56.5%。

甚至,8%的欠薪案例中,工人经过讨薪,仍旧分文未获。这又是为什么?

《报告》中的另一个数字提供了答案。在138起集体讨薪案例中,没有劳动合同的比例高达95%。

“保障房无保障”,成欠薪重灾区

《报告》说,除了商品房,保障房项目工地成为“新增的欠薪重灾区”。

目前,保障房建设主要采取的是“开发商垫资施工、政府回购”的模式。《报告》统计,高达82.6%的涉事工地存在总包施工单位垫资的行为,其中商品房与保障房垫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96.1%与94.4%。

在李大君看来,并不良性的劳资关系,使“保障房变得越来越没有保障”,“住户安全没保障,农民工工资也没保障”。

“无论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施工单位,都是‘最低价中标’。”李大君说,“保障房利润有限,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为了盈利,会选择挤压成本。于是,在没有办法改进施工企业管理的情况下,只可能从建筑材料费和人工费上压缩成本。”

《报告》显示,2011年后,随着监管部门对保障房质量监管力度的加大,材料费可压缩的空间已经不大。“采取各种手段压缩人工成本,压低或拖欠农民工工资,就成为一些开发商重要的获利方式。”

在138起案例中,讨薪工人被殴打的占30.1%,尚无一例打人者被抓获。

(庄庆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