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1月07日
百味·国际
04

曾为自由撰稿人

◎辛建斌

年轻人常思未来,老年人常思以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近年来,我常想起过去的事。

1994年,我早已是陕广厂的一名下岗职工,就应邀随着当包工头的二哥,给一家单位盖家属楼。

有一天,我外出采购,在长安韦曲大街上,遇见了我学生时代的文友杜文学,他听说我在帮二哥盖楼,从事建筑业,竟痛心疾首。他说:“在你的身上,寄托着我的文学梦,你怎能放弃?”

当晚,我彻夜难眠,虽然我的农民工兄弟给了我不少心痛和快乐,但我依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二哥的建筑事业,我觉得我生命的齿轮在悬空转动,我还是无法割舍我所热爱的文学事业……

经过考虑,我委婉而坚决地谢绝了二哥的挽留,告别了农民工兄弟的热情,毅然回到咸阳,写作并出版了小说集《情窦》一书,高高兴兴地开始去铜川、渭南、宝鸡等地推销。我的书在宝鸡销路不畅,尽管两腿跑肿,两脚打泡,把嘴磨破,书店、书摊老板还是嫌我的书写的不花、不黄、色情味不够。我好不容易才卖了50元,准备打道回府。

在宝鸡火车站买了车票,蹲在候车室的墙角,刚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就见一位胳膊上裹着红标志的老太太站在我的面前,她指着墙上的警告牌,严肃地说:“这里不许抽烟,违者罚款。”

我问:“多少钱?”

她说:“50元。”

我只好将今天买书所得的50元全给了她。

除了发奋地看书学习,我的写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勤奋,写作状态有些亢奋,更像一个自由撰稿人。

咸阳地区各家厂报,陕西各家县区报、各行业报刊,西安市区的大小报刊,各级电台,咸阳专业作家组织的报告文学集,都不断地有我的新作发表,稿费也细水长流,源源不断,老婆花子对我视若神明,认为自己的老汉是用手写钱的人。我很严肃地对她说:你老汉现在是“专业作家”。

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揣着一沓子汇款单,带着花子去西橡邮局取稿费。

邮局的工作人员就微笑地招呼我:“十块钱,可来咧。”

小报、小刊上发表的那些千字小说、散文,稿费大多都是10元左右,久而久之,邮局的工作人员就招呼我为:十块钱。

总之,编外下岗的日子很忙乱,除了受聘《侦探报》、《摩登报》的特邀编辑、记者,我还担任着《西北工商报》驻咸阳记者站副站长的工作。

那时,我的胸中常激荡着拜伦的诗句:

自由啊,你的旗帜虽破,还在飘扬,

像是猛烈的雷雨对风冲击。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去咸阳办事。在咸阳大街上,我遇见了我的文友、青年诗人杜小旺,他告诉我:《咸阳日报》要扩版,需要人,已登出招人启事。

诗人杜小旺传递给我的这一信息,又一次扭转了我的人生轨迹。

经过严格的社会招聘考试,我成为了这家媒体的党报记者,此时为1994年的4月,这真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

放大 缩小 默认